说到沛纳海,大家的印象就是粗狂粗旷、又大又厚,其实沛纳海也有细心的超复杂系列,而且又厚又大又复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沛纳海P.2005系列陀飞轮系列机芯。
其实沛纳海早在2000年就出过陀飞轮,Radiomir Tourbillon 型号是PAM00077,这机芯是不是看着很眼熟?其实这就是GP三金桥陀飞轮修改而来的,是GP9907手动陀飞轮三金桥机芯改制而来,限量两支,大家都知道早期沛纳海和GP关系匪浅,这就可以体现一二。
2007年,沛纳海推出了旗下第二枚陀飞轮机芯,Luminor 1950 Tourbillon GMT 型号是PAM00276,而这枚机芯是自己自产的P.2005机芯,开创了P2005陀飞轮系列家族第一发炮弹。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个家族。
2007年推出的P.2005陀飞轮其实是在沛纳海在2005年推出的P.2002机芯上改制而来,P.2002机芯确实是一个很棒的平台,在这个机芯上还改制出来了P.2003自动机芯和P.2004计时机芯,下一次有机会我们还要写一下传奇功臣P.2002机芯。
这一切的设计者便是大名鼎鼎的Carole Francoise Kasapi女士,也就是现在卡地亚CARTIER的机芯研发设总监。
P.2005陀飞轮基础数据:厚度9.1MM / 直径36.6MM / 144个零件 / 31钻 / 28800振频 / 30秒滚筒陀飞轮 / 三发条盒6日链
P.2005机芯最特别的地方是这个30秒滚筒陀飞轮,就是与摆轮轴心垂直旋转的30秒陀飞轮,其旋转状态就如同滚筒运作的模式。受惠于充足的动能,摆轮的振频设定为28800,搭配每30秒旋转一周的陀飞轮框架,能减少机芯的方位差。
沛纳海首次采用滚筒式结构陀飞轮,也就是陀飞轮旋转轴心与摆轮轴心呈现垂直状,而传统宝玑式陀飞轮则是旋转轴心与摆轮轴心呈水平状。因此,将腕表配戴于手腕之上,陀飞轮就像是一个持续在手腕上滚动的装置,滚筒式陀飞轮能发挥其四方位等时的优势,较传统陀飞轮更适合配戴于手腕之上。
过去常见的双发条盒是采用左右并联的组合,或是上下串连的设计,但是沛纳海采用特殊的三发条盒设计是少见的串连与并联组合;也就是第一个发条盒和第二个发条盒是重叠的使用串连的发条盒,而第二个发条盒再与第三个发条盒是左右并联,因此完成了一个三发条盒的动力传动的模式。
为了容纳陀飞轮旋转所需的空间,因此P.2005机芯的尺寸放大至16-1/4法分,厚度则为9.10mm,并延续P.2002的三发条盒结构。位于10点与11点钟位置的陀飞轮装置,由四轮连接传动齿轮,使陀飞轮轴心转动,另一端的擒纵轮会与伞齿轮互动,使摆轮持续运转。由于沛纳海将陀飞轮的转动速率加快至30秒旋转一圈,因此发条盒的动力储存时间也缩短至六天。
在2010年沛纳海推出了P.2005/G机芯,具有时间等式、日出日落时间指示、星空图与陀飞轮等功能,成为沛纳海当时所推出最复杂的机芯,因此机芯的厚度也来到11.04mm,但是动力储存也减少至4天。
同样在2010年推出的P.2005/S(黑色处理)和P.2005/T(银白色处理)机芯是在P.2005机芯重新将机芯进行镂空,为了塑造夹板上方的现代风格,因此机芯的厚度略增至10.05mm,同时还拥有两地时间功能指针。
在2016年,沛纳海推出Radiomir 1940 两地时间三问陀飞轮上的P.2005/MR机芯,具有罕见的十进位计算、三簧三锤三音阶的Carillon钟乐三问报时功能;也是史上第一只可自由切换、选择两地时间来进行报时的三问表。由于三问报时结构会占据更多空间,因此原本的三发条盒结构改为并联双发条盒,动力储存减少为4天。其实P.2005/MR机芯除了多零件与P.2005机机芯共用之外,原本的轮系位置其实已经完全改变,可以算是一枚全新的机芯,其零件总数来到了633枚。
在2018年,沛纳海推出L’Astronomo-Luminor1950 两地时间月相时间等式陀飞轮(型号PAM00920),P.2005/GLS陀飞轮机芯虽然同样和P.2005G机芯具有时间等式功能,但表款有所修改,首先是将位于表背的星空图换成月相搭配日夜显示的复合式显示盘,这是沛纳海第一个具备月相显示的表款。除此之外,PAM00920增加实用的两地时间指针,这是前一代表款所没有的设计,因此P.2005/GLS机芯比过去的P.2005/G机芯还要厚,达到12.15mm,零件总数也来到451枚。
P.2005陀飞轮家族拥有出色的性能和改装潜力,期待未来沛纳海可以在这基础上玩出更多花样,不要浪费了这个好基础。
之后我想到的是1312和1359。这两个沛是这两年比较新的型号。分别是312和359的替代型号。说实话,我心里知道,1312、1359这两个表,是现在非常合适的沛纳海。44毫米的尺寸,大小适中。使用了新型的9010机芯,自动上弦很方便,厚度也比之前的312、359变薄了。1312、1359有日历,盘面上新增加的蓝色小秒针也非常好看,识别度很高。两只表公价都是55400,是平时很适合戴的表。我也是很中意这两个表。
L888系列机芯是ETA为浪琴提供的专用型号,在ETA的名称为ETA A31.L02。无论何种版本,它们的共同参数都为直径25.6mm,厚度3.85mm,钻数21。L888系机芯既与ETA 2892在结构原理上存在一定“亲缘关系”,又做出了不少提升:如使用无卡度游丝及砝码微调,并缩小了自动陀轴直径以提高上弦效率。此外,L888机芯震频采用独特的25200vph(3.5hz),通过适当降低震频换取长动储。
VS厂全称为VSFACTORY,诞生于2016年底,实际上是xf厂(原kw厂)的一个子工厂,最开始以沛纳海切入点,凭借自主研发P.9000和P.9001机芯,实现了机芯摆轮位置和正品完全一致,告别了以往一眼假破绽的缺陷。一体机芯的设计,大大提升机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延长机芯使用寿命。每只机芯从生产组装,到成表,经过了层层检测,确保机芯稳定性,综合日误差控制在6s内(瑞士钟表的标准是15s内)。
1955计时表,即江诗丹顿1955牛角计时表。之所以这只手表被称为牛角计时表,是因为它的表耳造型和牛角非常相似。1955计时是参照了江诗丹顿1955年推出的6087计时表。1955计时表这次是第一次推出量产的钢壳版本(之前出过限量的钢壳版本),国内公价还没有公布。1955牛角计时表使用“两眼”计时盘,手表外观非常古典。
沛纳海于前几日,正式发布了Radiomir Quaranta镭得米尔系列腕表,将这一代表了品牌风格起源的腕表,重新带回了40毫米设计,以现代黄金尺寸,在保留一切经典元素的同时,做得更适合日常佩戴,也再次在尺寸这个维度上,丰富了沛纳海全系四大产品线的多规格布局。今天就通过实拍图,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新作的白盘款式PAM01292。
自1988年诞生之日起,3135机心便成为劳力士的主力机心。当然,这将近22年间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为了同时提升外观和稳定性作出了大量的更新和改进。和大多数瑞士钟表企业一样,劳力士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升级。有些潜在消费者想要确定他们购买的腕表是最新、最好版本,为了迎合这样的市场需求,劳力士作出了改进新游丝之类的改进。而其他,诸如改变中轴和齿轮的形状,改进所使用的合金金属成分等等,往往并不为人所知。
自1988年诞生之日起,3135机心便成为劳力士的主力机心。当然,这将近22年间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为了同时提升外观和稳定性作出了大量的更新和改进。和大多数瑞士钟表企业一样,劳力士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升级。有些潜在消费者想要确定他们购买的腕表是最新、最好版本,为了迎合这样的市场需求,劳力士作出了改进新游丝之类的改进。而其他,诸如改变中轴和齿轮的形状,改进所使用的合金金属成分等等,往往并不为人所知。
西铁城H145和H820都是西铁城公司的手表机芯型号,它们各自有其特点和优点,选择哪一款机芯取决于您的需求和偏好。西铁城H145机芯采用自动上弦设计,具有100米的防水性能,配备了停秒装置和日历快速调校装置,这些功能提高了手表的实用性和便利性。此外,H145机芯还具有光动能(太阳能电池)和电波校时的特点,可以在任何时候自动校准时间。
除了金属表带,皮表带款式也推荐一下。这款西铁城AT8113-12H 光动能电波商务男士腕表将奢华与时尚气质结合的恰到好处,气质出众。腕表采用42.7毫米不锈钢镀玫瑰金色表壳,搭配层次分明的灰色表盘,表盘饰有太阳纹,三个子表盘布局分明,大小不同的设计让腕表更具易读性。深棕色小牛皮表带的搭配,更显贵气十足。
47毫米的沛纳海很多都是手动表,使用的是沛纳海自产的P3000手动机芯。P3000机芯很大,可以撑满整个表壳。沛纳海机芯夹板拉丝,边缘倒角,机芯装饰和同级别的劳、欧、万国在相同水平上。P3000机芯使用无卡度砝码微调摆轮,摆频21600次/时,双发条,动力存储72小时(3天)。P3000机芯有时区快调功能,时针可以独立向前或向后一小时一小时快调(和欧米茄8500/8900/9300一样)。
西铁城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推出年差1秒的“Caliber 0100”光动能腕表。新款腕表搭载着去年品牌100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精度为±1秒/年“Caliber 0100”超高精度光动能机芯 西铁城CITIZEN 推出了 "Caliber 0100"全新Eco-Drive机芯手表系列,全球限量发售的三款全新Caliber 0100机芯光动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