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达的女王》被誉为女孩子都该看看的职场电影。不仅如此,2006年上映,经历了十几年的时光,它依然稳居时尚大片第一,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但,正如阅读一本书,有适合自己的最佳时间,看电影,也有最佳时间契合度,不同的阶段,认知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遍看《穿普拉达的女王》是在大学,一位好友推荐的,她所为之称赞不已的好电影,在我的内心并没有掀起过多的波澜。充满学生气的我,就像电影里刚毕业的安迪,不懂穿衣打扮、不爱化妆、觉得那些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外在形象修饰的女孩们,还不如将时间用在有意义和有深度的事情上。当然,我远没有安迪聪明。作为工科女的我,就成了人们眼中刻板印象中的“工科女”,而自己却并不自知。那时还未工作,不懂得职场,对电影本身感触不深,也只是看看热闹。
前两天,我又重温了这部电影,触动很大,甚至解开了自己很长时间的一段迷惑。此时我已工作三年多,多少对职场有了了解,也更加有代入感的去解读这部影片,思考一些关于自我形象、职场的专业性、内心选择这些东西。
首先,先简要地说说这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了一个刚从西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安迪,在寻找实习工作时,误打误撞被顶尖时尚杂志《天桥》聘为主编马琳达的第二助理。安迪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对时尚一无所知。虽被嘲笑老土,但她毫不在乎。周围同事无一不告诉安迪,这是一份每个女孩都梦寐以求的工作,只要为马琳达当一年助理,就能去其他任意的杂志社工作。冲着这个目的,就算工作有些为难,但安迪还是坚持下来了。她很聪明,工作上手很快,面对马琳达强人所难的要求,也能想法解决,因此渐渐获得了马琳达的信任,取代了第一助理的位置。从俗气到精致,安迪被时尚圈的光怪陆离吸引着,也被工作裹挟着,和朋友们渐行渐远。当安迪发现马琳达将被替换,试图提醒她,却从中发现了时尚圈的黑暗时,她决心离开。最后如愿以偿的成为《纽约时报》的一员。


1专业性
《穿普拉达的女王》完全可以当作一部职场成长电影细细品味,并且,自己所处的职场角色不同,感受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它包含了同事之间、上下级、竞争对手、职场菜鸟成长等等各行各业都会存在的职场人际关系,能将这些关系处理好,也是一种实力呀!
当然,令很多人称赞的是影片传达出的“专业”的概念。看整部片子就是一种视觉盛宴,各种品牌服饰、搭配、秀场等等,不仅让观众走近了时尚行业,也能从中感受到设计师们的不易。
电影里,安迪只是想以助理的身份混一年的实习经历,然后跳槽到心仪的报社。但公司要的是能做事的人,而不是混日子的人,尤其是作为马琳达的助理,要想留下来,只能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我认为安迪真正的改变并不是从穿上那双高跟鞋开始,而是从马琳达教科书式的评论开始。一堆人在屋里选服装,安迪在一旁做记录。当工作人员拿出两条皮带供马琳达选择时,安迪笑出了声,因为两条皮带几乎一模一样。于是,马琳达对身穿蓝色绒线衫的安迪发表了一番经典的言论:“我知道,你觉得这和你无关,你去自己的衣橱,选择······比如你那松垮的蓝色绒线衫,试着告诉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但你要知道那衣服不仅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你还轻率地忽视了很多事情,像奥斯卡·德拉化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天蓝色的晚礼服,然后,我估计是伊天圣罗兰,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衫,之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八位不同设计师的最爱,然后放入其名下的商店,最后慢慢掺入可悲的CC,才让你从她们的打折货中掏到。总之,那蓝色值几千万,花费了数不尽的心血,滑稽的是,你以为是你选择了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了这件绒线衫。”


这段话曾被选为考研英语的翻译段落。有人说马琳达有些夸大其词,但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觉得这段真是超酷的,这恰恰表现了马琳达作为顶尖时尚杂志主编的专业,随口一说都可以达到论文的效果。尽管她很残酷,被称为“女魔头”,但大家依旧尊重她,因为她足够专业。
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忠三有段话说得好:“面对工作,若只像少年棒球队的孩子一样,笼统地抱持着我要努力的心态,是最糟糕的。业余的世界还能容忍这样的心态,但在专业的世界里,如果努力过后没有成果,只会被大家认为你能力不足。”
影片里,安迪作为助理,要安排好老板的行程和日常,她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做事井井有条,想老板之所想,不失为一种成长。当然,马琳达魔鬼般的要求,以及安迪为了工作丧失了自我的生活,这的确让人感到不爽,但这并不能否定安迪逐渐变成一个专业的助理,她自信地对马琳达说已安排好一切的样子是迷人的。
反观自我。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是否合格?当别人问及你相关专业问题时,是否能轻松对答?遇到工作困难时,是否有钻研的精神和应对困难的决心?作为女性,无论在任何国家,想要在工作中干得出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建立家庭、养育小孩之后。我相信在大多数女孩子成长路程中,一定听过很多类似的话,如:“女生,不要太好强。”“女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等等。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没错,但得承认,那些在自己所处专业领域干得出色的女性,是相当吸引人的。当然,背后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也是令人佩服的。


2 内心的选择
当安迪发现马琳达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牺牲自己的下属奈杰尔时,她对时尚圈感到了无奈。马琳达说人人都会像他们一样,选择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安迪并不认同,她不愿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的信仰,转身,离开了马琳达。
事实上,马琳达和安迪两人都没有错,他们只是遵从了 自我内心的选择。
有人诟病马琳达,毕竟她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用了一些小手段,有些不厚道。但,真的有比马琳达更适合《天桥》主编的人吗?换掉马琳达,不也是上层的权术吗?马琳达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热爱时尚行业,无暇顾及家庭,面临第二次婚姻的失败。她也是人,也会憔悴,但她从不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只是对自己的女儿心生愧疚。一个选择了事业的女人,又怎会轻易让别人摧毁自己多年的付出。的确有些对不住奈杰尔,但也是她举荐了他,正如奈杰尔所说,他必须让自己相信马琳达会给他补偿。
对或错,旁人很难判断,但对马琳达来说,这就是她的选择,从未抱怨,也不后悔。
关于安迪,她终究找到了自我。和马琳达不一样,安迪从未爱过时尚行业,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而这需要内心保持一份赤诚。她的离开并不可惜,走上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终究会感到内心的折磨。
安迪很聪明,工作上手很快,但她也一直处在抱怨之中。为了工作,她忽视了亲人朋友,没有了自我生活,口头禅变成了“我没得选”,这样的她和初心渐行渐远。奈杰尔评论安迪说:“在这里,更多人是热爱这份工作,而你是被迫的。”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最理想的。但现实很残酷,缺乏了热爱,工作便只能沦为谋生的工具,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与乐趣。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获得成长,但工作时分梯度的,要想突破一个梯度,需要热情的加持,否则,很容易沦为混日子的状态。
安迪是幸运的,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内心要什么。而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自己热爱什么,或者,究其一生不得其解。最怕的,是过半吊子的人生。既想做学术,又向往喧嚣的热闹;既想拥有美好的身材,又离不开胡吃海喝的生活。
若徘徊罔顾,便去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若心之所向,便坚守内心的选择,并为之努力。


3 自我形象
影片最后,离开了《天桥》的安迪遇见了马琳达,她们都笑得很舒心。安迪的打扮和穿着又回归简单的状态,但和最初比起来,好的不要太多,过去的安迪是连汤汁滴到衣服上也不在意的姑娘。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十分普通的,给别人最初的印象也是通过自我外在形象来展示。大学时期的自己很中二,身边的女孩们有的开始学习化妆,而我对化妆其实很排斥,也不知道当时为何如此顽固,如果大学时自己能学会简单的化妆技巧,工作后就会方便很多。
在工作的第一年,因参加一个培训,结识了一位很优秀的女孩,我们同寝,她每天都会提前起来化淡妆。当我起床时,她已开始了元气满满的一天,但她素颜就已是个很漂亮的姑娘。我问她这样不嫌麻烦吗?她说这是一种态度,提前半个小时捯饬自己,一整天就能多几分自信。她过得精致,也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并且,她在工作中也十分出色。
当自己开始扔掉衣柜里那些廉价的衣架,那些松垮的衣物,学着为自己选择合适的单品,学着每天化点淡妆出门,会发现,生活好像在慢慢变好。
我们远没有什么举足轻重的头衔让人一开始就关注内在,那么,管理好自我形象,其实也是社交的一张名片。
总之,这一次看《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学会了自我审视。在成长中,不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坚守自我的内心,努力走下去,是一件多么重要且潇洒的事。
今天重温了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这个时候该怎么克服?回到电影的场景,安迪因为没有订到米兰达需要的机票,被她尖酸刻薄的批评并说很失望留下她。安迪感到很委屈,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在造型师奈吉的指点下,才醒悟过来,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很多年前了,再次观看,我主要关注女主角安迪在职场的转变。
好的电影总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穿普拉达的女王》亦是如此。不论你是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在职场摸爬滚打的白领一族,都有必要看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确实教给了我们许多关于职场和人生的道理。《穿普拉达的女王》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主演,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于2006年6月在美国上映,豆瓣评分8.1。
In New York, the simple and naive just-graduated in journalism Andrea Sachs is hired to work as the second assistant of the powerful and sophisticated Miranda Priestly , the ruthless and merciless executive of the Runway fashion magazine. Andrea dre...
可可香奈儿,穿普拉达的女王,迪奥与我,我是杜拉拉,欢乐颂,职场是个技术活等著名影视剧中都有职场时尚之成长之路,虽有玫瑰有荆棘,但什么都不能阻挡坚强的心的精神,那今天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看时尚之谜 此后的女生内心五味杂陈,之后很快女生也放弃了男生;想必大家很诧异吧,事后了解到在那场感情中女生之所以放弃是因为男生并非care女生;据说女生因为家庭事情需要男生帮助,但男生一边说自己没有钱,另一边却在商场里花几千块买新衣服;故事中女生一直在付出,围着男生的衣食住行,失去了和其他朋友的交际,在遇到问题时恍然隔世一样故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包括主角安迪、她的老板米兰达、同事艾米丽等。本文将以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个人价值探究为论点,探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个人价值的表达。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的情节安排也为女性形象和女性个人价值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女性的个人价值。
很多人说《穿普拉达的女王》自己人生的时尚开端,虽然这部剧已经快14年了,但如今再去看里面的穿搭,你不得不惊艳每一套都气质到了骨子里,以至于很多网友说至今依然没有追上的时髦。在剧中,安妮也演绎了许多礼服裙的穿搭,这一套是比较经典的公主裙,宽大的多边形领口完美地衬托出她的锁骨和肩颈线条,裙摆采用褶皱设计,穿出雍容华贵的美感,而且黑色衬得她肤白如玉,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完全的“在逃公主"吧!
女星安妮 · 海瑟薇 女星安妮 · 海瑟薇 女星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 · 海瑟薇 安妮·海瑟薇出席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巨大”首映 安妮 · 海瑟薇...
看完《穿普拉达的女王》,既感叹女主安吉利雅的华丽蜕变,又为安吉利雅回归初心而欣慰。毕竟在职场成长中,只会抱怨而不改变的还是大有人在,而那些积极努力改变自己的人,都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后你会发现,那些越活越明白的人,在自己内心需求方面,都很拎得清。《穿普拉达的女王》改编自同名小说《The Devil Wears Prada》,这部小说曾经6年上榜《纽约时报》,并且在27个国家出版!这部一直被誉为职场神剧的电影,是知名导演大卫·弗兰科尔执导的电影。该电影在于2005年上映,上映后一周就创下了1个亿的票房纪
因为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精彩的服装展示,这部电影被不少人奉为“最精彩的时装片”。因为故事的背景是时尚圈,所以电影从一开始就不断向人展示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单品。虽然影片服装方面的预算只有10万美元,但是因为有各大奢侈品牌的赞助,尤其是普拉达,所以电影中从主角到配角,无一都打扮考究。5.一次前往时尚杂志公司的出境,一身绿皮草大衣内搭配无袖针织连身裙,腰上系一条青铜色腰带,脚上一双露趾凉鞋,手里拿着一副浅色大墨镜。正是这样这一身服装与饰品的搭配,一些细节,腰带和眼镜点缀,便使米兰达骄矜动人、优雅大气的气
是的。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 安迪作为实习生,梦想要进入时尚圈,而想要进入时尚圈,米兰达... 是的。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 安迪作为实习生,梦想要进入时尚圈,而想要进入时尚圈,米兰达...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
第二,思想决定行动。影片中介绍了Andy的蜕变过程,她从一个普通女孩便身职场丽人。以她第一去老板Maranda家送材料为限,分前后两部分。前期的主导思想是,我做好工作就行了,其他的无所谓,可以保持自我。这让她在公司中很另类,是被人嘲笑的对象,她自己也不能融入集体,对职场生活有很多的不理解和抱怨。经职场前辈Nigel的指点,她开始转变,而且转变得很彻底,不仅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工作作风,都与公司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不仅符合老板的要求,还超出了老板的预料,表现得异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