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巴塞尔表展,百达翡丽的表现可谓相当惊艳,推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
其中有两款Golden Ellipse系列的新表——Ref.5738R:
和Ref.5738/50P(50周年铂金纪念款):
都属于颜值极高、男女通吃的存在,不知大家有没有被它们吸引?
如果有被吸引的话,认为起码有一半功劳应该记在它们所使用的Caliber 240机芯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2017年是百达翡丽240机芯问世40周年。240机芯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恰恰是瑞士钟表业受到石英风暴的冲击,整个行业濒临崩溃的艰难时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百达翡丽决心研制一枚能够与石英机芯相媲(对)美(抗)的自动机械机芯,也就是后来的Caliber 240。
它采用高转动惯量的22K金的珍珠陀,虽然是自动上弦,但比常规的手上弦机芯还要纤薄。由于降低了摆频并优化了齿轮组,使能量消耗有所减少,动力储存得以提升至超水平的48小时。它的走时也非常精准,真正做到了像石英机芯一样无需频繁上弦和重设时间。
240机芯问世于1977年,在Golden Ellipse系列的新款Ref.3738腕表里完成了首秀。
于是问题来了,百达翡丽为何会选择Golden Ellipse,而非名气更大的Calatrava或者更现代(1976年推出)的Nautilus系列来配240机芯呢,后者也并非没有两针的款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历史中寻找。
话说早在石英表出现之前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瑞士表(非运动款)就已经开始不断瘦身、减薄,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伯爵的9P(1957年)和12P(1960年)超薄机芯及对应的表款。
1968年,百达翡丽创作出了首款椭圆形外壳,只带时分针显示的Golden Ellipse腕表(维基百科有写杰罗尊达大师也参与了设计),编号Ref.3548。
它的表壳遵循黄金分割比例,看似简单的弧线中蕴含着只可意会的和谐美感,尺寸为32 x 27毫米。
Ref.3548包括后续的几个型号使用的都是百达翡丽自产的23-300手上弦机芯,它也是PP这一阶段的主打机芯。机芯各方面的素质都很出色,尤其是继承自古典怀表的板路结构和比例,美得让人难以自拔,并获得了日内瓦优质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23-300机芯的厚度为3毫米,安装该机芯的Golden Ellipse腕表,虽不如当下的Ref.5738(5.9毫米)这么纤薄,但在同时期的机械表里也算佼佼者。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70年代初石英表逐渐得势之后,原本作为Golden Ellipse一大亮点的23-300机芯,逐渐沦为了短板。首先一个比较尴尬的就是它的厚度,3毫米与石英机芯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更何况它还需要每天上弦,在无需上弦和频繁对时的石英表面前被彻底压制。
在石英风暴来临之际,百达翡丽也采取不止一种应对策略。比如说在上世纪70年代初,百达翡丽便因为机芯厚度的问题,逐渐停止了对一代自动机芯之王,同样带双日内瓦印记的Cal.27-460的使用。
与此同时,百达翡丽还推出了装配瑞士生产beta21石英机芯的Ref.3603和Ref.3615腕表。可以看出,它们带有些许Golden Ellipse的轮廓。
接着在1976年,百达翡丽发布了215手上弦机芯,算是23-300机芯正式的替代产品。它的直径缩小为21.9毫米,最初是想设计成2.15毫米厚,添加小秒针后固定在2.55毫米,仍旧比23-300薄了1/6。
当然,作为压轴的自然是要能与石英机芯正面对抗的超薄自动机芯,也就是设计厚度2.4毫米,最终定型为2.53毫米(可加载小秒针)的Caliber 240。它安装在本就十分纤薄的Golden Ellipse两针表里,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类模糊了传统机械表与石英表界限的薄型表才是最符合市场需要的,甚至很多人(包括现在)都误以为它是石英表。
所以说,Golden Ellipse系列和240机芯才是最适合彼此的,也成就了彼此。虽然基础的(两针版)240机芯也被应用了其他几个系列的男表和女表当中,但感觉它们的卖相都不如Golden Ellipse尤其是Ref.5738来得惊艳。
可能有老司机会问,百达翡丽在上世纪70年代并不是没有别的薄型自动机芯可用呀?没错,他们指的就是纵横表坛五十载的超薄自动机芯28-255。1976年的Nautilus鹦鹉螺中使用的就是28-255机芯,那为何百达翡丽还要耗费精力研究新机芯呢?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28-255并非百达翡丽的嫡系(是由积家提供的),在有了更小、更薄、待机时间更长的240机芯之后,各方面皆略逊一筹的28-255便被PP打入了冷宫。此外,当时各家都希望将正装表做得尽可能袖珍,Ref.3738腕表的尺寸为31.1 x 35.6毫米,与27.5毫米的240机芯可谓珠联璧合,倘若换成28.4毫米的28-255机芯,虽然只增加了不到1毫米,但需要将Golden Ellipse的椭圆形表壳按比例扩大一圈,可能会达到37毫米,这已经算是偏大的尺码了。
总之,240机芯取代28-255和23-300机芯,是百达翡丽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随着240机芯的问世,二者也相继停产。此后,240机芯便开启了自己的“主角”模板,并在以百达翡丽领衔的瑞士机械表复苏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接下来的40年里,百达翡丽先后推出了10个(加基础型号是11个)240机芯的衍生版本,安装在多个不同的表款系列当中,下面我们就按时间顺序为大家简单梳理一番:
1981年,百达翡丽推出了一款开现代镂空自动表之先河的Ref.3878J,安装240 SQU机芯,夹板全部被掏空并做精美的雕花处理。其最新版本为去年的Ref.5180/1R。
1985年,在时任总裁菲力·斯登坚持下,百达翡丽研制出了厚3.88毫米的超薄万年历机芯Caliber 240 Q,240 首次展现出了搭载复杂功能的潜质。
全新的Ref.3940J万年历表,以指针显示星期、日期、月份和闰年周期,取代此前的Ref.3448和3450(装配27-460Q机芯),成为无数表迷以及菲力·斯登本人的挚爱,也标志着27-460机芯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今年的新款Nautilus系列的5740/1G安装的便是Caliber 240 Q机芯。
1991年,Ref.5000G小秒针表问世,设于4点钟位置的偏心小秒针,也成为了Caliber 240 PS最醒目的标志,该系列产品目前已停产。
1993年,具备日历、精准月相、月龄(机芯背面)及动力储存显示功能的Ref.5015J问世,机芯编号为Caliber 240 PS IRM C LU,厚3.98毫米。
这款作品开启了“实用型”或“中级”复杂功能腕表的时代,一直延续至Nautilus系列的Ref.3712和5712。
2000年诞生的Ref.5110世界时间腕表,搭载厚3.88毫米Caliber 240 HU机芯,其便捷的单按钮调校时区装置(可令所有时区显示的时间同步前进1小时)和清晰易读的时间显示界面,均为百达翡丽的专利。
其后陆续上市的Ref.5130、5131、5230等款式使世界时表成为了百达翡丽最炙手可热的分支之一。
2002年,百达翡丽推出了带星空图和月相的Ref.5102G,装配Caliber 240 LU CL机芯;2012年其升级版本的Ref.6102P问世,添加了日历指示,机芯编号240 LU CL C,直径为38毫米,厚6.81毫米。这也是所有240衍生机芯中尺寸最大的。
2005年,带4点位小秒针和日历指示的Ref.6000问世,相当于Ref.5000G的升级版,安装Caliber 240 PS C机芯,厚3.43毫米。最新版本为去年推出的Ref.6006G。
2011年,百达翡丽在位于纳沙泰尔的CSEM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首枚硅质摆轮GyromaxSi®,并与经过改良的硅质擒纵和硅质游丝共同组成了完整的Oscillomax®硅质擒纵调速机构,装配进Caliber 240 Q SI机芯和限量300枚的Ref.5550万年历表中。
它凝聚17项专利技术,动力储存在原有的48小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至少22小时稳定而长效的能量,增幅达45%,瞬间引爆高级制表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售的各个版本的240机芯都已升级为硅质游丝。
2014年,百达翡丽推出了限量版的Ref.5575G世界时月相表,装配Caliber 240 HU LU机芯,它也是目前最新的一个240机芯的一个衍生版本。
最后让我们回到今年推出的Ref.5738R。它的34.5 x 39.5毫米的玫瑰金表壳,在过去是属于“Junbo(巨大)”的存在,如今却异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得益于超薄的240自动机芯,表壳厚度仅为5.9毫米,可以完美贴合手腕。表冠比之前的版本有明显加粗,更便于旋转,顶端镶嵌的黑色缟玛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款本年度颜值最高的日配表之一,国内的官价约为23万元,只比调价后的钢款鹦鹉螺(Ref.5711/1A)贵了几千元。常言道,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大家是不是应当转变一下自己的口味了。
瑞士石英机芯,支持日期、时、分、秒功能,100米防水深度, TISSOT 天梭 Gent XL系列 男士石英表 T116.410.37.267.00,具有一个不锈钢42毫米的情况下,一个固定的表圈,米色表盘和防划伤 晶体。22毫米织物带配有柄脚扣。这款漂亮的腕表,采用口径ETA F06.115,瑞士石英机芯,支持:日期、时、分、秒功能。
而百达翡丽6104G现在依然在产,相对理查德来说好买许多,价格自然也就低了一些。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理查德的骷髅头,是否能够抵挡得住百达翡丽这么一波凶猛的进攻。百达翡丽6104G的价格是2938700,而理查德骷髅头是3920000。Gyromax®摆轮和 Spiromax®游丝,作为百达翡丽的两大发明,自然也得到了运用。
我们喜欢古董表的朋友可能都见过,一款表的表盘上可能会同时同时出现另外一个品牌或企业的LOGO,比如一些比较古老的百达翡丽表盘上我们发现会出现TIFFANY & Co.、Cartier、Cuervo y Sobrinos等双LOGO现象,还有的品牌表款上也会出现一个避震器企业的名称,如Incabloc,为什么表盘上会同时出现另一家品牌的Logo呢?
百达翡丽5130世界时间表盘 百达翡丽5073三问,指针式日历月相表盘 百达翡丽5208是一款超级复杂的腕表,除了三问报时与单钮计时的炸天功能,还有三窗日历显示,受到许多表迷的喜爱,因此也是搜索中最常见的百达翡丽图片(不是真人)。从表盘设计来讲,三窗日历与计时小表盘搭配和谐,是欣赏百达翡丽避不开的一款表盘。
第一,机械表的校准方法,百达翡丽手表中间的螺丝盖把头,这是专门为了防水而设计的,校准时间的时候必须逆时针往下拧,像拧水杯似的拧松它。手表上发条的时候,拧到0档时直接往上拧。如果是刚买没多久的手表或者很久没有戴过的手表,那么在刚戴上的时候先给表上30圈的发现,保证手表的正常运转,不过在平时经常佩戴的时候是不需要的。轻轻拉一下百达翡丽手表表头,将1档向上旋调为一周,下旋调为一天。再轻拉一下,到2档的位置就可以调整时间了。
Audemars Piguet 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回顾了制表史上的重要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圆形的怀表逐渐革新为正方形、长方形、酒桶形、枕形的腕表;「装饰艺术运动」让腕表的视窗式设计应运而生;1950年代的女性时计介于珠宝和时计之间,搭载超小尺寸机芯;石英危机后,Audemars Piguet 回归三问、陀飞轮、万年历、计时码表等复杂功能。
手表保养是保持手表精准度和延长手表使用寿命的关键。然而,很多人对手表保养并不了解,或者忽略了保养的重要性,一般手表通常需要3-5年就需要一次保养,以维持手表正常机械功能,不同品牌手表保养价格是不一样的,手表价值越高,保养费用就越贵,综合考虑地段及师傅师傅技术,会略有上下浮动。以下为部分品牌保养价格参考表,仅供参考:
如今,腕表的计时功能可以被手机完美替代,腕表的装逼功能也可以让手机代劳。但是,腕表从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重要。因为手机不能体现品味与型格,腕表却可以。说的再玄一些,手机没有灵魂,腕表却有。时尚轻奢腕表品牌wm手表的pioneer系列时尚腕表完美履行着一款腕表的现代使命,打出了“不被定义”的口号,让佩戴者无论在商务场合、在日常休闲还是在户外运动,每时每刻都能分外有型。
光动能是西铁城的核心技术。从1995年第一只光动能手表问世以来,不断完善光动能手表的设计和技术,克服了表盘吸光,能量储存、节电等种种技术难题,终于实现了将尖端的制表工艺以及精美时尚的外观设计与光动能机芯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全球市场上,光动能手表已占西铁城总体销售额的80%以上,光动能已经成为西铁城在手表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独特技术优势。
先说功能,日期显示星空图案,苍穹图、月相、月行轨迹,天狼星与月亮中天时间、指针式日期显示,很显然,这不是一般功能的手表,而是带有天文星象指示的手表,在怀表以及座钟年代,带有这些功能的表款,无不是复杂至极,而将复杂的部件浓缩至更小的手表之中,它需要极为精细的工艺和精密的机械结构。所以,它贵在极度复杂、极高的工艺性、天文学功能、百达翡丽品牌,当然也很稀有,当然22颗钻石也值钱,虽然和整款表的价值比仅占一点点价值。除此以外,除了百达翡丽,没几个品牌能做和敢做这样的手表。
西铁城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推出年差1秒的“Caliber 0100”光动能腕表。新款腕表搭载着去年品牌100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精度为±1秒/年“Caliber 0100”超高精度光动能机芯 西铁城CITIZEN 推出了 "Caliber 0100"全新Eco-Drive机芯手表系列,全球限量发售的三款全新Caliber 0100机芯光动能手表...
好。1、法穆兰fm800搭载自动上弦机芯,具有42小时动力储存。该机芯采用日内瓦波纹、太阳放射纹、圆形粒纹和倒角润饰,其技艺非常好。2、相同手表,法穆兰fm800的价格为1200元,其他品牌的手表价格为1599元,法穆兰fm800机芯性价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