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普经典《时间简史》中,霍金将“时间”看做是宇宙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
但你知道么?
事实上,每天都在我们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那一串用字符来显示的“时间”,却是人类硬生生“发明”出来的。
如何对“时间”进行更为精确的定义、展现,无论在过去和未来的哪个时代,都是需要各种尖端科技齐上阵的大课题。
在“时间”的背后竟然也暗含着激烈的国家角力,而这,也许正是关于“时间生产”这门历史的常态。
作为人类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工具——钟表,便由一场场战争催动,从占据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而慢慢变成了掌怀中的可玩之物。
战争,要求它更准时、更便携;而和平年代,一块小小的腕表,也能在职场中掀起暗流,成为彰显身份、实力的工具。
今天,阿信就结合“商务范”范主邓潍的新书《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从时尚看历史,讲述钟表背后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步入正题,正式迈入改变钟表历史的第一场大战,看看一场由宗教引发的战争是如何改变“制表一哥”瑞士的命运的吧。
如果要问哪个国家造的腕表最有名,恐怕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名字,就是瑞士。
这种印象的产生,一方面要归因于品牌效应: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宝珀、宝玑、爱彼、积家、劳力士、万国、欧米茄……每一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牌子。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瑞士人制表的历史确实很悠久。瑞士制表业的萌芽差不多是与明朝嘉靖皇帝同时代。
通过几百年的积累,瑞士人把制表做成了国家名片,顺便给“瑞士制造”四个字赋予了与精密、品质相关的意涵。
瑞士是一个把腕表机芯印在钞票上的国家。把10 瑞士法郎的纸钞翻到背面,就能看到一个由摆轮、游丝、擒纵、齿轮组成的机芯,正在驱动时针与分针。
因此,送它一个“制表一哥”的名号也不过分。
瑞士这个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为41284 平方公里,比齐齐哈尔市还小一点,四大语言区泾渭分明,德语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法语区其次。
如果把今天的瑞士制表工业地图和它的地形图相互对照,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完全一致的名字:日内瓦、汝山谷、纽沙泰尔、拉绍德封、比尔、沙夫豪森……
在瑞士的西部形成了一条自南向北的“制表带”,而这些钟表城除了比尔与沙夫豪森,其他无一例外都位于法语区。
法语区包括日内瓦州、汝拉州、纽沙泰尔州和沃州全境,堪称瑞士制表的“总部基地”。
像日内瓦州就拥有江诗丹顿、百达翡丽、萧邦、劳力士、法穆兰、罗杰杜彼,汝拉州则有里查德米尔的总部,纽沙泰尔州是雅典表、真力时、伯爵、芝柏表、帕玛强尼等品牌的大本营,沃州则是积家、爱彼、天梭的老家。
除此之外,传统上属德语区的伯尔尼州、弗里堡州和瓦莱州,也有部分地区说法语,像宝珀、浪琴、百年灵就诞生在伯尔尼汝拉境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瑞士的制表业会兴起并扎根在法语区,而不是经济水平更发达的德语区呢?
故事还要从15—16 世纪还是欧洲珠宝业中心的日内瓦说起。彼时的日内瓦珠宝业繁盛,有其社会文化的基础,那便是天主教和贵族阶级。
然而谁也想不到,当时间来到 16 世纪最初的 30 年,日内瓦人竟然会和天主教一刀两断,而曾经昌隆无比的珠宝业也会因为一个人的厌恶而宣告完蛋,取而代之的便是制表这一行当。
与这一切紧密相连的,是发生在邻国法国的残酷宗教战争,以及被迫发生的“产业大迁徙”。
简而言之,瑞士的法语区之所以能成为制表的黄金地带,新教与法国难民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著名的禁欲圣人约翰·加尔文是一个力图以新教革新天主教的神学家,被法国人视为叛徒,被迫流亡至日内瓦,并将自己的禁欲教条传播至当地。
而且随着法国国内反“宗教改革”呼声日隆,一大拨新教徒像加尔文一样逃到瑞士,新教原本就容易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传播,因此很多手工业者都成了信徒,其中就有不少钟表匠。
要知道在当时,法国是数一数二的制表业强国。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法国人已经拥有把钟表小型化的能力。
当时法国的制表业中心是布卢瓦,很快,制表业便扩展到了巴黎、第戎、里昂等城市,并迅速组织起了钟表匠行会,而这些城市也恰恰是宗教改革中传播新教的中心,因此很多钟表匠都成了新教的信徒。
当来到日内瓦,这些逃难的钟表匠发现这座城市是一片创业的蓝海。
而一切的前提,就是加尔文并不反感钟表,因为珠宝是多余的装饰,钟表却是宗教生活的必需品。
于是,当地珠宝商很快就和新来的钟表匠联起手来,把日内瓦从曾经的珠宝城变成了今天的钟表之都。
日内瓦是瑞士制表业兴盛的起点。
后来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先驱的卢梭就是日内瓦人,1712 年出生在一个制表师家庭。他家从曾祖父那一代开始做表,堪称三代制表世家。
从小就泡在制表工坊里的卢梭,虽然长大后没有承袭父业,但老家的朋友圈里还是有不少人干了这一行。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叫让-马克·瓦舍龙。
让-马克·瓦舍龙作品
这个名字可能听着陌生,但他创立的品牌却十分响亮,叫作江诗丹顿。
中国人与西方机械钟表的相遇,还要等到 16 世纪中期才开始,这时西方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活动。
传教士们为了和中国的官员搞好关系,不少都把新奇的西洋钟表作为“敲门砖”。传教士们把钟表送进皇宫的梦想,则在 1601 年由利玛窦实现了。
这年是万历二十九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进呈了礼物,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而皇帝对两座自鸣钟尤其感兴趣。
明清交替之后,欧洲客商、使节与中国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也经常携带欧式怀表、自鸣钟等来到中国。清朝入主中原后的几代皇帝,都和自鸣钟“交情匪浅”。
顺治皇帝就很有时间观念,“得一小自鸣钟以验时刻,不离左右”,而他的儿子康熙皇帝就更爱钟表了。康熙皇帝还在端凝殿南边建了自鸣钟处,专门存放、研究自鸣钟。
雍正帝也在诸多贡品里独爱钟表,曾写诗说“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当时,进口的西洋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其次是法国、瑞士等国家的产品。
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外钟表仍有 1500 余件,而对这些收藏贡献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大清第一钟表玩家”——乾隆。
有趣的是,乾隆皇帝的一生还恰巧与西方钟表大发展的时代完美平行,无论是瑞士制表因宗教战争兴起还是英法经度之战,都完整地发生在他生活的年代。
乾隆登基的 1735 年,贾汗-雅克·宝珀在汝拉山区的小镇上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发兵出征准噶尔的 1755 年,江诗丹顿的创始人让-马克·瓦舍龙成为日内瓦“阁楼工匠”的一员。
乾隆有一座爱不释手的“写字人钟”,是英国钟表匠蒂莫西·威廉森和瑞士制表商雅克德罗联手打造的。
该钟共有四层楼阁,高 2.3 米,内部暗藏很多机关。每当上链后启动装置,这位机械人便可以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写字时头还会随之摆动,引得乾隆皇帝甚是惊喜。
所以说,如果在瑞士的诸多腕表品牌中,找一个和中国最有渊源、把乾隆皇帝的喜好拿捏得最准的,那么雅克德罗可以说当仁不让。
雅克德罗的创始人皮埃尔·雅克-德罗是个瑞士人,1721 年出生在制表重镇拉绍德封。在家族长辈的熏陶下,他对钟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不拘泥于做表,更喜欢把自动玩偶等精密机械装置融合到钟表中。
1775 年,雅克-德罗在巴黎给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展示了三尊类人自动玩偶:作家、画家、音乐家:
这三件作品在当时欧洲的上流圈一炮而红,后来两次回访巴黎展出,还去了伦敦、里昂等城市。
目前北京故宫一共收藏了 13 件雅克-德罗的钟表作品。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卖给乾隆皇帝的一座鸟笼钟。这座钟今天还收藏在故宫钟表馆,正式名称叫“铜镀金转花自鸣过枝雀笼钟”,据描述:
机器启动,小鸟左右转身,展翅摆尾,在两横杆上往返跳跃,并发出抑扬不同的鸣叫声。随着乐曲声,笼内圆筒开启,内有水法转动,酷似瀑布,顶端的宝星花交错旋转,光芒四射。
1865 年,工程师弗雷德里克·伊德斯坦创立了一家名叫“诺基亚”的造纸厂。140 年后,这家公司成为全球手机行业的霸主,开启了人类的手机时代。
两年后的 2007 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 iphone手机,从此智能手机的狂潮席卷全球。
手机的普及化与必需品化,再次改变了人们看时间的方式。
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新时代的怀表,而佩戴腕表则从过去的刚需,变成了如今的个人习惯。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明之一的钟表,在更遥远的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也许今天我们很难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时间还在继续,人类去刻画它的努力,就不会终结。
现代人的审美水平是越来越高了,而对于自己个性的展现也是越来越在意。因此,定制也就成为很多人展现自身个性和气质的重要方式。定制是量体裁衣,也是引人而异,现在的定制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饰行业了,就连一向以高端著称的瑞士制表,现在也可以随心定制了!在众多的制表品牌中,独立制表已经属于比较另类的存在了;而现在你的瑞士制造还可以更加的另类!
经过时间的洗礼,有的东西成了历史的尘埃,有的东西成了回忆,而有的却成就了经典!摩纹腕表就是后者,正宗瑞士血统,系出名门,走过166年的岁月,一直坚持新时计,新典范的品牌理念,一向秉承着热情、冒险、专业与幽默的价值理念,使得摩纹表一直焕发出新的风采! 聪聪这次申请成功的就是摩纹与电影《唐人街探案》合作的一款全球限量版石英男表。整表瑞士生产组装,采用瑞士精密石英机芯,走时精准,使用方便,款式经典复古,玫瑰金色时尚大方,到手后我就迫不急待的戴上了,不负众望,不论休闲还是商务,这款手表搭配都游刃有余!
`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 伯爵诞生于1874年的瑞士,很擅长将复杂的工艺糅合进极简的腕表设计当中,直到如今,伯爵在制表界都占有很高的地位。今天腕表之家为朋友们品鉴这只被很多表友称为“黑武士”的g0a47014,一起来看看吧。腕表实拍:伯爵polo系列在1979年诞生,polo的意思是马球,品牌从马球中汲取灵感,推出了这个新颖的运动腕表系列。
这枚优雅的腕表再次将“简洁”演绎得炉火纯青。其采用铂金打造表壳,并且延续了亨利·慕时概念系列最纯正的设计理念:去掉一切刻度、标识以及文字。以此将您的目光锁定在腕表的工艺及技术层面,它是高级制表精神的发言人。这是一款由亨利·慕时与著名歌手、音乐家布莱恩·费瑞携手合作的腕表。从2017年1月1日起,任何钟表必须满足60%的部件都是瑞士制造,才可拥有合法的“瑞士制造”标签。然而,H. Moser & Cie.亨利·慕时认为这一看似加强了的要求其实还不够严格:这个标签本身将导致更大的混淆,而非起到提升价值的作用。
这款汉米尔顿爵士系列自动机械女表,搭载了H-10机械机芯,动力可达80小时,配备由新型钛基合NivachronTM制成的抗磁游丝,显著改善腕表抗磁性能。镂空设计的白色珍珠贝母表盘,配备夜光指针。表盘直径为36mm,厚度为10.64mm。采用不锈钢表壳,人工合成蓝宝石玻璃表镜。具备50米防水性能。瑞士汉米尔顿(HAMILTON)手表品牌以精准耐用的实用功能及其一贯的粗犷、正直、创新、大胆坚定的美国设计风格,深受欢迎,与好莱坞300多部影片的合作,更使得汉米尔顿表成为最富美国文化的代表性品牌之一。
今天,我想和各位说一个有趣的内容,作为科普。这颗星球上,最贵的10只表。最贵手表的排行榜,随着拍卖成交记录的更迭不断改写,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今天咱们就看一看截止到现在的榜单。各位请注意,这里的“最贵”,就是实际成交价格,全部由拍卖产生。我将以第十名到第一的顺序,下面开始。百达翡丽2019年为only watch制作,仅此一只。6300大师弦音超级复杂表,本身已经是百达翡丽目前为止,在售款中,最复杂的手表。是表王中的表王。在售的白金壳6300G,公价是220万美元,就已经是将近1500万人民币的价格了。现
如今,腕表的计时功能可以被手机完美替代,腕表的装逼功能也可以让手机代劳。但是,腕表从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重要。因为手机不能体现品味与型格,腕表却可以。说的再玄一些,手机没有灵魂,腕表却有。时尚轻奢腕表品牌wm手表的pioneer系列时尚腕表完美履行着一款腕表的现代使命,打出了“不被定义”的口号,让佩戴者无论在商务场合、在日常休闲还是在户外运动,每时每刻都能分外有型。
这还不是百达翡丽在2021年拍卖价最高的腕表。根据瑞士行业研究机构the Mercury Project统计,2021年钟表拍卖市场上售价排名前三的钟表全部来自百达翡丽,排名第一的是百达翡丽2021年推出的一款复杂功能座钟,拍卖成交价为950万瑞郎(约合6585.88万元人民币)。而百达翡丽与蒂芙尼联名合作款腕表的成交价格位列年度榜单第四。
当时品牌商们把高钻作为一种营销热点,所以30钻的机芯在当时非常火热,除了雷达,太多品牌互相在斗“钻”。而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能増加钻的地方并没有多少,(加了会不会让机芯更好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今天先不讲)后来消费者明白过来了,宝石数量多只是一种出于营销的手段,实际太多钻并没有带来太大意义。回头看历史那些上百钻的机芯,带给大家只是一阵欢笑,留下一个警醒避免再次犯错。
`腕表之家 腕表视频`末代皇帝溥仪旧藏的百达翡丽即将拍卖,这个消息在今年3月份便已经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了,终于在5月底,在香港富艺斯拍卖会上敲定。了解拍卖市场的朋友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几乎就是不可撼动的铁律。之前拍出的很多“天价”名表,不是硕果仅存的尤物,就是绝无仅有的孤品。溥仪的这只百达翡丽为什么能千万元拍卖,我们这期视频便来和大家聊一聊。
瑞士机芯大全(揭秘瑞士机芯的卓越之谜,如何成为世界顶级腕表心脏)
不管是业界还是大众都知道,瑞士的制表工艺一直都代表着制表界的最高工艺,瑞士名表真的是数不胜数。那么到底瑞士手表有哪些牌子呢有负计很直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上面三个品牌,不仅是瑞士知名腕表品牌,更是世界著名手表品牌。看到这里,大家对手表有简单了解了吗?江诗飞等丹顿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早的钟表制造厂。这个品牌在传承瑞士传统制表精华的同时,创新了许多制表技术,对制表业有着巨大的贡献。
是一个瑞士产的时装品牌表,不是什么大品牌,在瑞士并不出名,瑞士表也分三六九等,不是个个都好。价格倒是不贵,但3000完全可以买天梭这些老牌瑞士机械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