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有许许多多的实用功能,而动力储备显示则是其中最实用的功能之一。动力储备也叫能量显示,是直观的显示腕表能量的装置,一般以扇形显示窗口或者指针显示,直观显示腕表还能继续精密运行的时间。
动力储备是能够显示出钟表的发条能量状态的一种功能,从几十小时到几百小时不等,直观地来看,就是在表盘上通常会有一个表示动力储存的显示窗,也叫能量显示窗口。
对于机械表,显示需要上弦前还能运行多长时间,对于石英表,则显示电池的电量高低。以机械装置提供动力的钟表,如果不及时上发条,就有可能走时不准,甚至停走。
最早的动力储存出现在几个世纪前的航海钟上,当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需要依赖走时精准的航海钟来测算经度,确保航行安全。
如今动力储存也和陀飞轮一样,成了制表技师展现其超凡工艺的标志之一。
动储显示发展至今已衍生出众多设计和变化,今天小懂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动储的显示类型,和各大表厂在这项功能上所发挥的创意。
01
指针、视窗式动储显示
动力储存显示最常见的形式莫过于以指针搭配面盘刻度或图示,大部分表厂通常会在面盘规画一个弧形刻度标示,并在两端分别印上诸如、的判读依据或是完整的动储能力单位。
有时候品牌为了平衡面盘的格局,会把动力储存指针的运作弧度范围拉大至近似圆周的地步,将动力储存显示设计成表盘的圆形样式以与小秒针等功能两相对称,增益腕表整体的视觉美感。
至于视窗式动储显示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设计,表厂将指针改为隐于视窗下的转盘,并且在转盘印上数字或是顏色来表现动能释放情形。
代表表款
指针搭配弧形刻度
江诗丹顿的Quai de lIle系列腕表采用较常见的指针式动储显示,搭配弧形刻度简洁易懂。
小表盘化动储显示
IWC的葡萄牙7日链腕表将动储指针置于小表盘上,与9点方向小秒盘形成左右对称的视觉美感。
视窗式数字动储显示
DANIEL ROTH的万年历陀飞轮于12点方向设有一个视窗以显示剩余动力天数。
视窗式色块动储显示
ORIS在Col Moschin腕表上,采用具有义大利国旗意涵的三色色块转盘视窗以代表能量消逝状态。
02
线型动储显示
动储显示功能发展成熟后,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设计的显示,线型显示的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线型动储显示风行大约在2000年以后,它打破因发条盒为圆形故动储显示系统亦采圆弧思维建构的观念,以线型显示动力的想法就如同温度计的呈现方式一样直观且合乎逻辑,且容易判读。
然而为了达成直线式的量化指标,其组成结构需经改造,相对也提升了其制作难度,因此目前此类作品的普及度并未显着提升,也因此塑造了部分品牌作品中的特色。
代表表款
沛纳海横向线型动储显示
目前提到线型动储显示,沛纳海旗下搭载P.2000系机芯的腕表绝对是极具代表性的款式。
芝柏线型动储显示
芝柏的恒定动力擒纵腕表也采用线型动储显示,不过其显示方式与沛纳海左右相反。
爱彼纵向线型动储显示
爱彼曾所发表的皇家橡树概念表上除了有独特的避震系统,纵向的线型动储显示也是一大特色。
线型动储的变化
JEANRICHARD于Diverscope LPR透过色盘与视窗的搭配,呈现更具视觉效果的线型动储显示。
03
特殊样式动储显示
上述几种动力储存显示类型已占据大部分比例,但是还是不乏品牌推出自成一格的动储设计,虽不见得能广泛流行,但也因为敢于突破的值得被珍视。
代表表款
MB&F的立体式动储显示
MB&F于LM1上将动储显示改造成垂直形态的立体装置,迎合面盘整体彷如建筑物的概念。
帕马强尼的鼓状动储显示
于结构与外型设计上皆跳脱传统制表框架的Bugatti Type 370,其鼓状动储指示完全摆脱平面形制。
宝珀的创新设计
宝珀在传统设计中寻求突破,将动力储存显示改置自动盘上,技术面的难度极高。
ORIS 110系机芯非线性动力储存显示
非线性动力储存显示意思是它储能显示指针的移动并不是等速的,它的显示盘刻度在接近满链时间距较短,也就是指针移动速度较慢,而愈接近0日间距就愈大,指针移动愈快。
相信看完以上品牌的代表作,你会对动力储存显示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未来动力储存还会有哪些新颖的设计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这枚沛纳海所采用的机芯型号为【P.3002手动上链机芯】,具备32小时动储时长厚度仅为6.3毫米, 将精准度控制在较高水平。今天发条鱼给大家多维度对比两款外形“不分上下”的腕表,一款是来自沛纳海的历史经典系列,另一款则是来自爱宝时的艺术系列。虽说爱宝时的档次和名字都不及三米开外就能认出来的沛纳海,但是精致的镂空表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沛纳海(Panerai)创立于1860年,以精密机械及卓越品质著称。最早是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制作精密仪器和腕表。如今沛纳海(Panerai)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级运动腕表品牌。凭借源自大海的设计灵感,沛纳海(Panerai)将品牌定位为运动、休闲领域中的高档腕表。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和瑞士的专业技术,使得沛纳海(Panerai)每一款表都拥有鲜明的品牌风格和优异的质量。
PAM127是现代沛纳海47mm LUMINOR case系列的始祖,后续的44mm1950 case系列就是从它的外形演变而来,经典的地位无人能出其右,被基本教义派的沛迷奉为神主牌。第一,果断不玩表,第二,玩复刻表。现在复刻表的工艺不比国产品牌差。言归正传看看复刻表沛纳海127相关信息。PAM127,沛纳海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一款限量珍藏品。蓝宝石泡泡镜,Luminor系列枕形表壳与扁平、宽阔的表框,护桥,九点位小秒盘,金针,6497雕花手动机械。无一不是沛纳海的经典特征316L精钢,辨识度超高的拱形蓝宝石
1、镭得米尔系列首个RADIOMIR原型表款诞生于1936年,供意大利皇家海军的蛙人部队试用,直径47毫米的精钢枕型大表壳、夜光数字和时标,宽阔的加长防水表带等特征被保留,经改良后的表款几年后开始量产。这是沛纳海最为经典的腕表系列,延续至今。2、庐米诺系列庐米诺系列是首个配备沛纳海专利的表冠护桥装置的腕表系列,防水性能更加卓越,问世已超过70年了,代表着沛纳海品牌最前沿的技术创新和探索,也是代表系列之一。
1949年1月11日,沛纳海将这种氚(氢的同位素)基化合物注册专利,注册商标为“Luminor”.开始以“氚”替代“镭”成为新的夜光涂料。当年以“镭”“氚”引以为傲的沛纳海“RADIOMIR”系列与“LUMINOR”系列如今也采用了Super-LumiNova作为夜光涂层,制造出品牌独特的“三明治夹层式”表盘解构。
沛纳海有个昵称叫做胖大海,这个昵称可谓是生动形象的表明了沛纳海的两大显著特征:胖和大。所谓的胖,是指沛纳海外观硬朗厚重,充满肌肉范儿;大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尺寸大,动辄45毫米、47毫米简直不要太常见。因为沛纳海今年的各种动作,不少沛迷们担心“减肥”后的沛纳海会不会不再是大家熟悉的那个硬汉。不用担心,这款682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知道是作者没有注意看还是我看错了,很多沛纳海47mm的防水等级也是防水300m的呀。上面明确的写了防水等级300米的呀,而44mm的也有防水等级只有防水100米的,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沛纳海441 而沛纳海的后盖基本上都是旋入式的,防水等级的话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看官方给的数据,毕竟这才是权威的,大家也可以多看下沛纳海的手表的防水等级。
2012年沛纳海成功的复制了6152,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系列叫1940,由于该系列融合了Radiomir系列与Luminor系列的美学精髓,所以我认为它比任何一个系列都好看,该系列目前共有7款腕表,分别是直径42毫米搭载一枚以Minerva16-17为基础的精美手动机芯的513和512;在去年亚洲表展推出的直径47毫米的搭载P3000机芯的515和514,还有就是今年SIHH推出的518、519、520三款计时码表。
这款腕表搭载P.4001/s机芯,该机芯以P.4000为原型,由341个零件组装而成,含31颗宝石轴承,是沛纳海第一款镂空自动机芯。P.4001/s机芯装配双发条盒和钨质摆陀,可提供长达72小时动力储存。同时,该机芯还配备停秒归零装置,使时间设置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表背还设有动力储存指示,由旋转圆盘结合箭头指示剩余动力。圆盘上带有Super-LumiNova荧光数字,因此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清晰易读。
腕表点评:这只腕表属于没护桥的Radiomir 镭得米尔系列。“Radiomir镭得米尔”腕表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RADIOMIR REF.3646计时工具的诞生。腕表具备夜光效果:自从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能够发出绿光的“镭”以后,1916年,沛纳海以“镭”为基础制作出了RADIOMIR,二战前夕,RADIOMIR”腕表的首个试验作品供意大利皇家海军蛙人部队使用,不过因为“镭”具有强烈的放射性,比较危险,于是沛纳海在1949年注册了“Luminor”商标,将“氚”代替“镭”作为夜...
首先,表把往外拉,调整日期的时候,表把可以有两节拉出。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旋转表把调到正确时间。 如果是上午,就是调时针不到一圈,如果是下午,就需要转1圈... 首先,表把往外拉,调整日期的时候,表把可以有两节拉出。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旋转表把调到正确时间。 如果是上午,就是调时针不到一圈,如果是下午,就需要转1圈... 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
沛纳海和积家都是高端腕表品牌,但它们的档次高低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沛纳海的档次略低于积家。这是因为沛纳海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机芯技术相对简单,主要是为意大利海军制作精密仪器。而积家则拥有1200多枚机芯,享有398项注册专利,在计时和复杂功能方面表现出色。总的来说,积家的综合实力和工艺技术都更胜一筹,但沛纳海也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功能特点。选择哪个品牌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