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左右的价位一直是玩常规跑车的顶尖价位,因为再往上走就可以接触到超豪华品牌的GT产品或者入门级超跑产品,为此付出的代价不是每个有钱人都玩得起;再加上性能化的大规模普及,如今你也能在这一价位获得不输给入门级超跑的动力表现和操控乐趣。于是我们在这个细分市场找出了四款业界知名的跑车产品——阿斯顿·马丁Vantage、奔驰AMG GT、奥迪R8、迈凯伦GT。看看这四款车型能否具有比肩超跑的实力。
阿斯顿·马丁Vantage
官方指导价:181.8-259.8万元
一句话点评:马丁中的小老弟,乐趣速度并不少
上一代的V12 Vantage可谓是阿斯顿马丁非限量车型里最为极致的产品,最小的体型和最强劲的引擎结合,让Vantage的名号在21世纪深入人心。而到了换代之后,现在的Vantage反倒需要有一些个性,于是现款在设计上都变得更加极致了。车头的“马丁嘴”十分惹人注目,外翻突出的碳纤维装饰恍若鲨鱼张开嘴露出牙齿,极具攻击性。车头的LED头灯在此衬托下都变得有些平淡无奇,甚至有几分DB10的影子。侧面线条简洁舒展,配合碳纤维侧裙、翼子板装饰以及后视镜壳体,更具动感气息。20英寸的多辐轮圈有多种样式可选,造型基本都走的是简洁犀利的风格,给人以明快的视觉感受。尾部给人的感觉相当科幻,贯穿式尾灯和下方的后包围造型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镜像对应。同时翘起来的鸭尾翼能够提供下压力,底部的扩散器也能快速抽出车底的气流,在极速情况下甚至能提供最大77kg的下压力。尺寸方面,4465/1942/1273的三围和2704mm的轴距相当紧凑,甚至你很难联想到Vantage甚至是和DB11是源自同一全铝平台。当然,如果在紧凑之余你还想享受阳光照耀的感觉,加十万你就可以买到软顶敞篷版本,60kg的软顶不到七秒即可完成收放。
内饰的精致与豪华不必多言,毕竟品牌档次在这里,无论是设计、用料、做工、定制化,这些基本都无须担心。不过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Vantage的电子系统,尤其是人机交互系统,换装了奔驰的上一代COMAND系统,带有旋钮和手写板,虽然8英寸中控屏依旧不支持触摸,但是至少使用体验以及靠谱程度提升不少。方向盘采用了不规则形状,小巧的尺寸和硕大的拨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上面集成了驾驶模式以及悬架调节,方便驾驶者随时切换。全液晶仪表盘的显示足够精致,但是界面的变化并不明显,没有发挥出全液晶的优势。虽然Vantage没有后排,但是后备箱的容积也随之有所提升,350L足够放下一人长途旅行所需的物品,尾门内部甚至还附赠一把雨伞,够贴心。
动力方面,该车的心脏也来自德意志,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阿斯顿·马丁与AMG合作的产物,最大功率375kW,峰值扭矩685N·m,匹配8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3.6s(敞篷版3.7s),极速314km/h(敞篷版306km/h),同时有“S”、“S+”以及“Track”三种模式可选。对,你没看错,Vantage最舒适的状态也得是“S”,这性格绝对是冲。虽然因此损失了些许马丁的舒适从容,但是依旧能应付日常代步。而在山路上切换到“S+”,不仅能感受到更强的动力,同时变速箱换挡也更加干脆,当然,还少不了马丁特有的销魂声浪。至于“Track”模式,则就有点豁出去撒欢儿的感觉,对于劈弯已经杀红了眼,最适合发挥的场所正如其名,需要去下赛道。
奔驰AMG GT
官方指导价:131.88-229.88万元
一句话点评:SLS的精神继承者,但少了浮华更加纯粹
诞生五年有余的AMG GT虽然没有像前辈SLS那样让车坛惊艳,但是也仍然有本事让崇尚驾驶的车迷们不忽视它的存在,而且严密的分级让AMG GT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而且这款由AMG完全操刀的跑车,身上流淌着最为纯粹的AMG血液。外观方面,车头的直瀑式格栅和两侧LED头灯的怒目而视,共同形成了一幅不好惹的面孔。而底部的大面积通风口也是有着实际的冷却用途,其中除AMG GT R为双风刀并增加导流口之外,其余车型均为单风刀导流造型。侧面有着非常经典的FMR比例,也就是超长的车头以及短促的车尾,以及几乎要坐在后轴上方的座椅位置。19寸轮圈的造型非常简练,中间的装饰盖做出了中央锁止机构的既视感,多了几分赛车气息。尾部的造型比较平淡,总给人一种设计感不足的感觉。横置长条形LED尾灯让车尾看上去更宽,而固定式尾翼的使用则有利于提升下压力。GT S和GT C版本底部的扩散器比较常规,采用双边共两出排气;GT R版本则为赛车式扩散器,采用中置双出排气。尺寸方面,以标准版本为准,AMG GT的三围分别为4544/1939/1287mm,轴距2630mm,根据版本不同,在长宽高上均有细微的差别。
内饰方面,现款的整体造型并没有什么变化,仅在一些配件上做出调整。比如最新样式的AMG方向盘,加入了更多金属装饰之后更显精致,加入双拇指控制系统之后更加好用,而加入驾驶模式之后更方便切换。中控台两侧的圆形按钮也均改为方形按键,在断电之后背光标识也随之熄灭。12.3寸全液晶仪表的使用也带来了更强的科技感,8英寸中控屏集成了如导航、蓝牙、CarPlay、CarLife、语音控制等功能。虽然尚未披露容积数据,但是后备箱的空间看上去非常规整,还有翻毛内衬防止滑动,放个常规登机箱不成问题。
动力方面,虽然全系均为4.0T V8+7DCT,但是有着极为严格且繁杂的等级划分,由下往上推,入门版的AMG GT最大功率350kW,峰值扭矩630N·m,极速304km/h,破百4s整;AMG GT S分别为384kW,670N·m,301km/h以及3.8s;AMG GT C分别为410kW,680N·m,317km/h以及3.7s;AMG GT R以及PRO版本均分别为430kW,700N·m,318km/h以及3.6s。一步步的升级,可以看到一台常规的豪华跑车就逐渐具备了可以挑战入门级超跑的水准,完全不输给大排量的前辈。同时在底盘调校上,AMG GT表现出的性格也更加理性,不会有老派AMG类似肌肉车一般的野蛮和癫狂,尽管一方面死忠粉会说这不是纯粹的AMG,但是另一方面,AMG GT也的确更加好开,圈速成绩也更好看,更适合那些想要以此为驾驭超跑做准备的用户。
奥迪R8
官方指导价:195.28-229.98万元
一句话点评:奥迪超跑系列的末代辉煌,获取Huracan最廉价的方法
在面世之初,它是BBA阵营中唯一的超跑,但是时光荏苒,随着昔日的竞品对手优势越来越大,R8的地位就在一步步的往下滑,但是论及造型,R8在奥迪家族中也绝对算是最亮眼的那一个。毕竟在上一代成功设计的参考下,这一代保留了诸多设计精髓,同时更加简洁犀利。车头变得方正,六边形大嘴和两侧的LED头灯形成了冲击感十足的面孔,两侧的大面积通风口也实现了冷却功能。侧面依旧是MR布置的造型,同时标志性的一体式装饰板分成上下两部分,虽然造型上有所呼应,但是没有那么抓人眼球了。尾部的和车头的画风相当一致,除了LED尾灯下面的通风口可以散热,底部的扩散器也可以辅助尾翼提升下压力,其中Performance版本还是碳纤维固定翼,常规版则是自动升降扰流板。不过双边共四处的排气看上去挺低调的,不仔细看看不太出是四出。R8的长宽高分别为4425/1940/1236mm,轴距2650mm,比上一代更短更矮更宽。敞篷版本则在此基础上配备了44kg重的软顶机构,可在50km/h内用20s完成开合。
R8的内饰设计思路和TT如出一辙,大胆取消了中控屏,将很多控制的显示集成在12.3寸全液晶显示屏,这使得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驾驶员完全能做到尽在掌握。当然随之带来的也是更加简洁的内饰造型,尤其是中控台,除了出风口和空调旋钮就没有其他妨碍驾驶的东西了。主要的控制按钮都集中在方向盘和换挡杆之后的MMI集控区,一手掌控没有问题。虽然在用料上大面积使用真皮包裹,但是第一眼并没有看出多少高级感,说明奥迪并不在意在超跑上表现豪华感,那是A8、Q8的事情。它要凸显的是运动感,所以碳纤维装饰和Alcantara材质随处可见,这是典型的超跑用料,防滑,轻量化。方向盘的大小适中,并集成了驾驶模式、一键启动、排气阀门等功能的控制。至于行李空间,MR超跑一般都将其布置在车头,容积很一般,也就应付一下购物或者单人短途旅行。
动力方面,全系标配5.2L V10引擎,取消了上一代入门的V8引擎,并匹配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这也意味着你入门就能买到和小牛实力相当的动力总成。常规版本最大功率397kW,峰值扭矩520N·m,百公里加速3.5s,极速320km/h;Performance版本最大功率449kW,峰值扭矩560N·m,百公里加速3.2s,极速330km/h,和Huracan LP610-4版本基本一致。此外该款引擎还支持闭缸功能,巡航时可用5缸工作,并带有双喷射系统。尽管性能骇人,但是开起来却是相当亲切,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轻易就能开快,也很轻易就能开好。这其中居功甚伟的就是这套Quattro四驱系统,虽然动力狂躁,但是四驱系统非常忠实地将其化为强劲的抓地力。这时候开一下排气阀门,不仅能听到更加高亢的引擎声浪,在降挡时也有“啪啪”的回火声。总体而言,这是一台更加平易近人的兰博基尼,无论是驾驶难度还是驾驭难度都是如此。可惜的是,奥迪官方好像放弃了R8在华的销售,一直没有引入中期改款版本,结合将在2020年停止生产的传闻,也许奥迪R8在国内2016款的库存还没甩干净吧,这时候入手说不准还能拿到不错的折扣。
迈凯伦GT
官方指导价:198.8万元
一句话点评:最舒适最实用最亲民的迈凯伦,但依旧有本事
众所周知,迈凯伦对于中国市场一贯比较重视,这不仅体现在新车的引入速度,还体现在深入亚洲尤其是中国入门级超跑市场的耕耘。这款GT不仅是迈凯伦第一次用GT的理念开发一台MR超跑,还是第一次重塑MR超跑的实用性,打破了传统超跑与传统GT之间的界限。外观方面感觉非常的柔顺,少了很多其他车型的赛道化气息,甚至连锐利的切角都消失无踪。车头虽然有标志性的“锤头线”,但是更宽的车头和圆润的头灯构成了“人畜无害”的造型。底部的进气口不仅可以进行冷却,也有利于降低迎风风阻。侧面弱化了进气口的存在,即便是B柱之后也有三角窗,甚至在C柱上也进行了镂空处理,为的就是提高通透度,保证驾驶舒适性。尾部的造型化繁为简,横条形的尾灯巧妙隐藏在大面积黑色散热口中,和迈凯伦P1、720S如出一辙。微微翘起的车尾非常动感,同时内置可升降尾翼。底部的扩散器造型整体感很强,双边共两出尾喉虽然不多,但是个个显大,速度感不减。值得一提的是,在4680/2050/1210mm的三围和2680mm轴距之外,该车还具有品牌首次使用的21寸轮毂,离地间隙达到了110mm,底盘抬升之后更可达130mm,不输给很多轿车,在面对很多相对恶劣的路况时基本不用担心会发生托底。
内饰方面GT和迈凯伦的“5”字辈车型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GT的血统。不过无论如何,这套内饰开扬感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不会生硬地将驾驶和副驾驶给隔开,而是留出了更多可以交流的空间。此外在用料上也不再执着于轻量化和防滑性了,而是更注重豪华感,比如随处可见的Nappa真皮包裹和双色拼接,带来了更好的质感。中控台的触控屏虽然尺寸上没啥变化,但是搭载了全新的定制化娱乐系统,反应速度更快,功能更丰富,导航系统也能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并集成了空调、座椅加热/通风的控制。座椅虽然仍为桶形,但是支撑更加充足,表面皮质和填充物也更柔软。当然作为GT,实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迈凯伦为此可谓是绞尽脑汁,在中置引擎上方压榨出了470L的后备箱,并带有电动尾门。而传统车头的位置也“挖”出了一个进深不小的150L前备箱,总体620L应付双人长途旅行基本没有问题,完爆同级车型。
动力方面,迈凯伦GT搭载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56kW,峰值扭矩630N·m,匹配7速SSG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加速仅需3.2s,0-200km/h加速继续努力9s,极速326km/h,可以看出在参数上足以和入门级超跑比肩,尤其是在加速能力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与此同时,整车车重被控制在1530kg,功重比达到298kW/t。伴随着V8发动机的轰鸣声,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想要的速度。主动式排气系统,能让引擎的声浪拥有不同的性格。舒适模式下阀门闭合,实现“无声启动”。而且只要不急加速,即便以160km/h的速度飞驰,排气阀将始终处于闭合状态。但是只要跺一脚油门,暴躁的声浪随之迸出,伴随而来的就是时速和转速的提升。不过在操控上,GT又是最温顺的迈凯伦,在舒适模式下即便远程奔袭千里都难有身心疲劳之感。不过,一旦进入多弯路面,碳纤维单体壳车身的整体性之强,几乎无须担心车尾的响应。所需要做的就是放心大胆地按照你预想的路径转进去,接着车子就展现出对驾驶员意图的高度服从。值得一提的是,在NVH方面,迈凯伦也下足了功夫,更多的轻量化隔音材料有效隔绝了引擎的杂音。另外,经过优化的轮罩内衬和密封件也可缓解一定的路噪和风噪,这个时候搭配音响可是再好不过了。
编辑总结:
这一趟看下来,这四款跑车的性格甚至都难以归类到一起,能联系起来的可能就是价位和尺寸了。但除此以外,它们的产品取向展现出了巨大的差异:Vantage的可控性非常有活力,是阿斯顿马丁的运动担当;AMG GT变得更加理性,甚至有挑战入门级超跑的水准;R8本就是超跑界坠入凡间的“天使”,成熟的产品也带来更高的性价比;而迈凯伦GT看上去更加全能,做到了GT和超跑的完美融合。如果你有200万,你会选哪款车呢?
奔驰空气悬挂在中控台下方按钮调,按下RUNLAMP键即可关闭。 以2021款奔驰c260星耀臻藏版为例,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04mm、1810mm、1454mm,轴距为2840mm。动力方面,2021款奔驰c260星耀臻藏版的动力系统为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加48V轻混动力,最大功率为135千瓦,最大扭矩为280牛米。底盘系统方面,2021款c260星耀臻藏版采用前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组合,驱动方式为前置后驱。
阿斯顿马丁是一款经典奢华英伦的跑车品牌,它的发动机来自AMG,可以提供高达770马力的输出,它是一种对深层次满足感的追求,一种捕捉驾驶体验中纯粹人类情感的渴望。
可如今的欧陆和DB11已经算是分道扬镳了,也再不是原来同级竞争的关系了。阿斯顿马丁靠着007里面的邦德火了一把,才有了今天的名声大噪,只可惜市场接受度并不是特别高涨。因此,DB系列一直没有大卖的迹象,反倒是欧陆这几年销量节节攀升,曾经一度还让市场一车难求。要知道这可是超豪华品牌,如此火爆的销量实属罕见。此外,欧陆还在今年凭借全新改款,把这款车型又一次推到了V12的高度。要知道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推大排量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不过显然宾利把市场拿捏的很好,这也难怪谁让新款的确足够惊艳呢?
阿斯顿·马丁DBS系列诞生于1967年,DBS Superleggera的推出则象征着DBS系列的换代及Superleggera元素的回归,Superleggera的命名则是在向提出“Superleggera”(超轻量化)概念的意大利车身制造厂Touring致敬。作为旗舰级GT跑车,这款新车的外观设计相比于DB11要更加的夸张,被大面积黑色网状格栅占据的前脸带了很强的攻击性,这种设计与Zagato有异曲同工之妙。新车的发动机舱盖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强劲有力的筋线让车头部分充满了力量感。
本期要介绍的内容,是《和平精英》新联动皮肤“阿斯顿马丁”的简单评测。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阿斯顿马丁联名款载具皮肤,很有可能会在春节期间上线。我们这次展示的载具皮肤,是“阿斯顿马丁”系列的3款SUV的载具皮肤,它的适用车型是《和平精英》的吉普车皮肤。单单是橙色载具皮肤的外观,就足以和特斯拉的紫色载具皮肤相媲美。作为错过了特斯拉载具皮肤的玩家,刺激哥应该不会再错过这款橙色款阿斯顿马丁载具皮肤了。
毕竟新的“硬糖”转盘上架已经是“坐实”了,正好有趁着这个活动,于是这天有不少玩家都提前去充点券,等着入手新的阿斯顿马丁和直升机皮肤了。相信有很多玩家已经看到了,光子放出来的预告海报,官宣全新的联动倒计时3天,海报上面有恋语之翼直升机,以及金色的阿斯顿马丁DBS跑车。而正好,光子又推出了1个全新的“新春集卡送礼”的活动,这个活动是需要充点券才能参与的,每充60点券,可以随机获得1个“字卡”。
截止到2019年11月,玛莎拉蒂旗下生产的汽车包括Ghibli、总裁、Lenvante、GranTurismo和GranCabrio。其中,我国在售的主要为Ghibli、总裁和Lenvante。玛莎拉蒂档次高。玛莎拉蒂GranCabrioMC的尾部是大型扰流板设计,车身可以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更大的下压力。第三制动灯镶嵌于行李厢的扰流板下。
阿斯顿马丁DB11搭载了一台来自奔驰AMG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因为DB11是阿斯顿马丁和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首款产品),可以在4秒内就把这辆DB11速度提升到100km/h,前中置引擎及后置变速箱布置让车辆拥有接近50:50的完美前后配重,配合三段式可调悬架阻尼加上GT、sport、sport+三种模式,可以赋予车辆不同的驾驶舒适性和极致的操纵感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绅士且能在沉稳中爆发的车辆语言。
最便宜的阿斯顿·马丁 Cygnet,售价约3万英镑,购买它的前提是你至少有一辆阿斯顿·马丁 不需要条件的,就是阿斯顿·马丁 DB9 售价 3199万。阿斯顿马丁db11二手如果价格合适的话还是值得买的1作为阿斯顿马丁和奔驰联姻的首款车型,也是旗下最经典的DB系列最新一代车型,马丁首次在这辆车中启用了全新的的设计,动力总成以及内饰设计也是350万价位为数不多的纯种。
当事女主开着一辆白色阿斯顿马丁,市价300~500万,言情小说里霸道总裁的配车一般就是这个车,背着60多万的包包,年龄二十出头,身材极好,容貌即便打了马赛克也能看出是美女级别,下面有视频是可以证明的,这是一个标准的白富美。你知道这个男的为什么非要换身份证么?是因为可以小三岁么?不是,他换身份证的原因是因为他自己的身份证一旦入住宾馆就会触发预警引来警察,这对于他泡富家女的大计来说是致命的,所以他必须更换身份证。
在和平精英里,阿斯顿马丁载具皮肤总共有豪华的6款配色,要多少钱才能全部拿下,相信很多玩家很好奇。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攻略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阿斯顿马丁价格攻略本次联名皮肤“阿斯顿马丁”一共有6种配色,包括小轿车和吉普车皮肤,跟之前“特斯拉”配置类似。通过活动来获得的,也是需要筹集7星,可以提升*跑车的概率,直接爆出车钥匙,玩家就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颜色。
阿斯顿马丁DB11钥匙没电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启动:1. 使用备用钥匙:如果您有备用钥匙,可以使用备用钥匙来启动车辆。备用钥匙通常是在购买车辆时提供的,可以使用它来代替没有电的钥匙。2. 更换钥匙电池:如果您没有备用钥匙或备用钥匙也没电,您可以尝试更换钥匙电池。打开钥匙外壳,取出电池,然后购买相同型号的电池进行更换。
PUBG中的阿斯顿马丁于2021年8月26日重新返场,这是玩家们期待已久的一次回归。这款豪华跑车在游戏中备受玩家喜爱,因其极速和优美的外观而成为了游戏中的一大亮点。随着阿斯顿马丁的重新返场,玩家们可以再次体验驾驶这款顶级跑车的快感,并将其用于战术和面对敌人时的优势。这个消息无疑让众多PUBG玩家兴奋不已,可以期待在游戏中驾驶这款豪车展现出色的操作技巧和战斗能力。
阿斯顿·马丁新款Rapide将外包给麦格纳,世界豪华跑车制造企业阿斯顿-马丁公司近日宣布由于受本地产能限制,将把新款Rapide的生产外包给奥地利麦格纳斯太尔(MagnaSteyr)集团进行生产。由于V8Vantage、DB9、DBS以及其他新车型的不断引入,阿斯顿-马丁英国总部Gaydon工厂的产能已临近饱和状态,该公司不得不把Rapide的生产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