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PANERAI手表,人们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其与意大利海军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期间只为军方提供手表且不涉足民用市场的做法更是一度为PANERAI手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层面纱直到1993年才被缓缓揭开,Luminor、Luminor Marina和Mare Nostrum三款手表的面世,标志着PANERAI正式进入了民用市场,1997年加入Richemont集团后,民用市场更是成为了“主角”。但,若回顾那个年代的作品,可发现无论是“PRE-V”还是“PRE-A”,在整体设计上依旧沿袭早期的军用标准,功能方面自然也是以三针和计时为主。撇开收藏价值不谈,当时产品的单一性也是不争的事实。直到2005年PANERAI推出首款自制机芯P.2002,自此拉开了自制机芯的序幕,P.9000、P.3000、P.5000 P.4000相继问世……如此高频的产出,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品牌对于自产机芯研发的周密计划,更是为如今产品的多样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两地时、陀飞轮、万年历、时间等式、三问等复杂功能的开创更是为“沛迷”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2016年,PANERAI推出了品牌历史上第一款问表Radiomir 1940 MinuteRepeater Carillon Tourbillon GMT,型号PAM00600。它是一款三锤三簧的三问表,10进制,可双时区报时。详情可参阅以往文章《大号的逆袭:硬汉沛纳海整出了三问表!》
PAM00600 Radiomir 1940 Minute Repeater Carillon Tourbillon GMT
18K红金表壳/直径49mm/Cal.P.2005/MR手动上链机芯/动储96小时/时、分、秒显示,两地时,日夜显示,动力储存显示,三问/鳄鱼皮表带
时间等式的概念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平均太阳时与真太阳时的时差。其中,真太阳时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产生的实际每天的日照长度,这个数值因为椭圆形公转轨道而有所不同,但平均太阳时可视为将公转轨道默认为圆形所得出的数据,即将1天简单地定义为24小时。
之于钟表行业,时间等式并非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功能,只需在机芯内加设一套与走时轮相连的凸轮机构即可,设定好形状及齿数的凸轮边缘的微量起伏通过杠杆传递到指针上,从而显示时间等式,常见的计量范围为-16分钟至+14分钟。因此,在许多许多“天文表”中都可见到时间等式的身影,PANERAI自然也不例外。
PAM00365
PANERAI的时间等式手表可以追溯至2011年推出的陀飞轮PAM00365,该款不仅加载了时间等式还有日出日落时间、星空图等天文功能,经典毋庸置疑,但过百万元人民币的售价也让大部分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然而,幸运的是, 2015年再度推出了时间等式手表,PAM00516和PAM00601。将时间等式作为表款唯一的主角,售价自然相对亲民。
PAM00656/PAM00670 Luminor 1950 Equation of Time 8 Days GMT
钛金属表壳/直径47mm/Cal.P.2002/E手动上链机芯/动储8天/时、分、秒显示,日期,月份,第二时区,24小时,时间等式,动力储存显示/防水100米/鳄鱼皮表带
去年,PANERAI再次推出了时间等式手表PAM00670以及PAM00656。两款表的外观设计与前作如出一辙,但将不锈钢表壳材质改为钛金属,减轻重量以提升佩戴舒适感。与此同时,两款手表的盘面均不再沿用前作的黑色,PAM00656改用棕色盘面,PAM00670则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赋予盘面蓝色,盘面的蓝色主色调与缎面太阳放射饰纹相得益彰,天空的颜色呼应天文学功能,这或许也是表款最吸引人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PVD是PANERAI手表中常见的修饰工艺,早在PRE-V时期就可见其身影。
常见的陀飞轮框架旋转方式是围绕摆轮轴心做360°平面旋转,但PANERAI的陀飞轮框架是围绕垂直于摆轮的轴线做360°纵向旋转。如此设计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机芯厚度(Cal.P.2005手动上链机芯的厚度就达到了9.1mm),但在视觉效果上,纵向转动的陀飞轮带来的冲击力是平面转动陀飞轮无法匹及的。30秒旋转一圈的速度更是加大了这种冲击力,走时精度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PAM00396 Luminor 1950 Tourbillon GMT Ceramica
陶瓷表壳/直径48mm/Cal.P.2005/B手动上链机芯/时、分、秒显示,第二时区,24小时,动力储存显示,陀飞轮/防水100米/皮革表带
此外,PANERAI陀飞轮常常隐藏于表背,正面表盘仅可见“Tourbillon”字样以及随时间转动的圆点标记。比如PAM00396。
PAM00578 Lo Scienziato - Luminor 1950 Tourbillon GMT Titanio
钛金属表壳/直径47mm/Cal.P.2005/T手动上链机芯/时、分、秒显示,第二时区,24小时,动力储存显示,陀飞轮/防水100米/皮革表带/限量150 枚
至于大胆的展现陀飞轮之美,PANERAI也是当仁不让。2016年推出的致敬伽利略之作的镂空陀飞轮PAM00578。钛金属表壳材料,并通过直接金属镭射烧结技术将盘面制成网格状,从而在确保表款防水性以及坚固性的前提下,大幅缩减手表重量。
PANERAI的计时基因早在Pre-V时期就已有之。2006年,随着品牌自制机芯P.2004的面世,计时码表也进入了自产机芯时代。例如采用2级钛金属作为表壳材质的PAM00311就搭载Cal.P.2004。
PAM00311 Luminor 1950 Chrono Monopulsante
钛金属表壳/直径44mm/P.2004手动上链机芯/动储8天/时、分、秒显示,第二时区,计时,动力储存显示,24小时/防水100米/鳄鱼皮表带
随后,PANERAI对Cal.P.2004进行了升级。这种改动从如今的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叠加任何功能,仅对机芯做装饰处理或微调,因此命名也是在Cal.P.2004后加数字或英文。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Cal.P.2004/9,舍弃了GMT和日夜指示,并将计时按钮和表冠位置互换。该机芯最早搭载于PAM00345,后现于PAM00579。PAM00317搭载的Cal.P.2004/B则是对Cal.P.2004进行黑化处理,从而呼应黑色陶瓷表壳,这也是PANERAI对于机芯的常见修饰方式。
PAM00530 Luminor 1950 Rattrapante 8 Days Titanio
钛金属表壳/直径47mm/P.2006/3手动上链机芯/动储8天/时、分、秒显示,动力储存显示,追针计时/防水100米/橡胶表带
另一类则是对Cal.P.2004进行大幅改动,功能的叠加,机芯自然也将重新命名,例如Cal.P.2006就是在Cal.P.2004的基础上增加了追针功能,但或许是考虑到机芯厚度以及盘面布局,取消了日夜指示和第二时区。如今搭载Cal.P.2006系列机芯的手表不多,PAM00530恰是其中之一。表款搭载Cal.P.2006/3,表壳直径47mm,采用钛金属表壳搭配橡胶表带的设计,整体充满运动感。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如今自产是PANERAI计时码表的主旋律,但仍有部分表款会选择外购机芯。如2014年面世的PAM00518(铂金表壳)便是其中之一。
Radiomir 1940 Chronograpg
铂金表壳/直径45mm/Cal.OP XXV手动上链机芯/动储55小时/时、分、秒显示,计时,测速/鳄鱼皮表带
机芯以Minerva(美耐华)著名的 13-22为基础,古典优雅的水平离合结构,精细的打磨倒角,配合PANERAI标识性的Radiomir 1940壳形,外刚内柔,强强联手。
此外,品牌首款自制自动计时机芯P.9100也不得不提。这款机芯以Cal.P.9000为基础,搭载飞返计时功能,沿用双发条盒设计,从而有效控制了机芯厚度,是PANERAI计时码表中的“明星产品”。
PAM00526 Luminor 1950 Regatta 3 Days Chrono Flyback Titanio
钛金属表壳/直径47mm/P.9100/R自动上链机芯/动储3天/时、分、秒显示,计时,帆船倒计时,航速测量/防水100米/橡胶表带
对Cal.P.9100进行相应改动,增加倒计时组件后并将其运用于专为帆船赛而设的PAM00526。表款在功能上不仅融入了帆船比赛中的5分钟倒计时,更将测速仪的单位换成了海上船只标准的航速单位KNOTS,从中再次体现了PANERAI对于实用性的追求。
综上所述,PANERAI手表从1993年进入民用市场至今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但其产品的多样性及辨识度已足以让人击节而赞,它将视觉与实用结合的设计思路更是在终端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未来,PANERAI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2002年沛纳海开始计划制作自产机芯,在05年历峰集团给沛纳海设立了一个小工厂,专为沛纳海打造机芯。其实非自产的沛纳海卖的也很好,但是有人就会比较“为什么我花了一个几乎相当于自产机芯的价钱,买到的并不是自产”,可能就是基于此沛纳海决定打造自己的机芯王国。在2005年第一次推出了自产的P.2002(2002应该是设计年份),而且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完成了自产机芯的一个井喷,推出了2003、2004、2005、2006 4款机芯,还有一些小改动的其他同名机芯像2002/1之类。
“公文包”是Windows自带的文件同步工具,最早设计的功能是用来同步主机与其它计算机电脑中的对应文件夹。公文包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夹,它能将你的数据及时更新备份,而文件夹不能,但公文包中文件是来自其它文件夹中的。找到一台win7系统,右击新建公文包,将新建的公文包拷贝到window10系统中,即可以使用。
My Clarins定位是年轻肌肤,旗舰店价格面霜在200+,代购价格不到200,性价比挺高的,学生党用起来没压力。和娇韵诗其他产品一样,My Clarins主打植物护肤,但目前大陆专柜没有上架,据说是因为没有动物实验。你看品牌这宣传:这两年其实我也用了不少娇韵诗的产品,对娇韵诗这个品牌也越来越有好感。去年娇韵诗又推出了年轻版的。在ins上看到这个宣传海报就突升好感,接着就看到国内上了旗舰店,TB的代购们也都开始卖。出于好奇先买了一些产品,用起来还挺有好感的,后来又去研究了My Clarins整个系列。
万国的葡萄牙系列向来都是火热的爆款,配备了计时功能的葡萄牙却没有丢失原本的优雅气息,而是将运动计时与严谨的态度完美融合在一起。镀银表盘上30分钟计时器和小秒盘一上一下,各据一方,从视觉上看很有对称的美感。上次给你们推荐了2万价位的8款热销表,欧米茄销量排名第一,很多表友表示是服气的。那这次到了5万价位,销量第一的品牌又是哪个呢?没错,就是万国!如果定好了价位,还是不知道如何选择表款的时候,参考一下销量也是不错的选择。今天发条鱼就给你们介绍5万价位的销量热款。
沛纳海一直以精密机械与其卓越品质著称。凭借源自大海的设计灵感,沛纳海将品牌定位为运动、休闲领域中的高档腕表。2016年,著名钟表品牌沛纳海推出了 LUMINOR DUE 系列腕表,一改以往的粗犷、大气的设计风格,以纤薄、可塑性高的腕表系列特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款继续沿袭了沛纳海于1956年获得专利的经典护桥,也是沛纳海的标志性设计。作为品牌表款的一大特色设计,这个硕大醒目的半圆形装置不仅象征着沛纳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锁住表冠,做到大程度减少意外撞击给表冠带来的损害。
这款腕表搭载P.4001/s机芯,该机芯以P.4000为原型,由341个零件组装而成,含31颗宝石轴承,是沛纳海第一款镂空自动机芯。P.4001/s机芯装配双发条盒和钨质摆陀,可提供长达72小时动力储存。同时,该机芯还配备停秒归零装置,使时间设置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表背还设有动力储存指示,由旋转圆盘结合箭头指示剩余动力。圆盘上带有Super-LumiNova荧光数字,因此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清晰易读。
腕表点评:这只腕表属于没护桥的Radiomir 镭得米尔系列。“Radiomir镭得米尔”腕表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RADIOMIR REF.3646计时工具的诞生。腕表具备夜光效果:自从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能够发出绿光的“镭”以后,1916年,沛纳海以“镭”为基础制作出了RADIOMIR,二战前夕,RADIOMIR”腕表的首个试验作品供意大利皇家海军蛙人部队使用,不过因为“镭”具有强烈的放射性,比较危险,于是沛纳海在1949年注册了“Luminor”商标,将“氚”代替“镭”作为夜...
`腕表之家表款推荐`除了大热的潜水腕表,运动奢华表也是大众表友追求的热门款式;也有人说计时码表是运动表中最容易入手的复杂功能之一,而且它的计时功能可以满足佩戴者与腕表之间频繁接触。现如今,各大品牌都在努力迎合大众表友的审美需求,将计时表的功能和外观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这篇文章给各位表友推荐三只不同类型的计时表,看看这三只复杂精致的计时表,有没有你喜欢的表款?
为庆祝位于蒙特拿破仑大街19号的新店开业,沛纳海推出LuminorMarina米兰版腕表,限量发行319枚,向精品店的选址致敬。Luminor Marina以其现代风范和动感魅力而著称,是沛纳海的畅销系列,乃至意大利设计的象征。蓝色渐变表盘呈现标志性“三明治”结构,其色调从中心向外缘逐渐由明转暗。3时位置设有日期视窗,与之对称。9时位置则设有小秒盘。黑色剑形时分指针、阿拉伯数字、棒状时标和小秒针均涂覆白色Super-LumiNova荧光物料,黑暗中散发绿色光芒,确保清晰易读。
沛纳海创立于1860年,一开始只是一间钟表组装作坊,为意大利皇家海军生产精密仪器的手表。后来,军方基于沛纳海荧光物料Radiomir的出色表现,再次找到了沛纳海又下了一批潜水表订单。沛纳海一开始的表款包括机芯在内的很重要的部件很长时间都是劳力士代生产,在1956年之前的沛纳海几乎每块都有劳力士的影子,尤其是表冠处,几乎和劳力士没有分别。
lv智能手表二代所有功能(LV 智能手表二代,全新升级的功能能否惊艳你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