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移民生活的文章不胜枚举,之所以选了这一篇,是因为作者在美、澳、新三个移民国都有过生活的经历,虽然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陈述也多为个人感受,但恰恰因为这篇文章,也给了我们一个沟通、了解不同移民生活的契机。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把我生活和工作过的几个主要移民国家进行一番比较,也说说我在各国的见闻。
我曾经在新西兰住过7年,现在在美国已经7年了。在澳大利亚,我也工作过半年,并且近两年去过澳大利亚很多次,在澳洲也有很多的亲戚。所以说,我对澳洲也很了解。下面就让我讲讲我的见闻:
移民的来源和特点
美国的华人移民的第一个特点是:技术移民的人数非常少,而移民主体是通过结婚、亲属和政治避难来美国的,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资移民。这个特点是美国歧视性的移民政策造成的结果。
美国的移民法对所有国家的技术移民有个完全相等人数的配额,既任何国家的技术移民不能超过全世界总配额的7%,不论国家的大小和人口高低。现在全世界的技术移民总配额才140,000人, 这意味着中国的配额是9,800,跟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冰岛、新西兰的配额一样。
实际上,给中国的技术移民名额才8千个左右,因为由于政治原因,在90年代初美国给中国发了大批绿卡,这些名额要从未来几十年中逐年扣除。
更雪上加霜的是,给中国8000余人的技术移民配额包括了主申请人的配偶和子女。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数据,美国的一个主申请人(既真正的技术移民者)平均会带1.5个家属。这么算下来,美国每年真正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才3000多人。
这个小得可怜的数字,跟才有400余万人口的新西兰每年接受的中国技术移民基本相等,并且大大低于澳洲每年接受的中国技术移民。
这个政策就导致了,虽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到近50万,真正能通过技术移民途径留下来的留学生寥寥无几。而相反,美国的结婚移民不限数量,而且申请时间特别快。
因此,靠结婚来美国的中国女子特别多,在大城市里到处都能见到。
另外,美国的家庭团聚移民配额是技术移民的2倍,所以家庭团聚移民也比靠自身能力移民容易得多。
另外一个特点是,美国技术移民的等待时间不仅非常漫长,而且遥遥无期,连美国政府都不知道你会排多久的队。我个人是美国的大学教授,还排了4年的队才拿到绿卡。
现在由于在美的留学生人数激增,现在和不久将来的技术移民的排期时间估计会达到6-8年。在漫长的排期期间,申请人不可以换工作,配偶也不可以工作。所以,美国的技术移民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不人性的制度。
因此,我不建议年轻人来美国办绿卡,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结婚的除外)。
相比之下,澳洲和新西兰都没有任何歧视性的配额。各国人完全平等,全凭自己本事移民。所以,中国人移民澳洲和新西兰大多数是靠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移民的,而非结婚和亲属。
澳洲每年的技术移民约13万,跟比它的人口大十几倍的美国一样多。而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每年约2万人。这是美国的2两倍以上。
另外,新西兰和澳洲都是鼓励那些能为他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贡献的技术移民,而限制结婚和家庭团聚移民,与美国的政策完全相反。
比如,澳洲2015-2016年度的全球技术移民总数是128,550人,而全球家庭移民只有57,400人。其中,中国移民占29005人(包括技术和家庭)。澳洲可只有3千万人口啊,而美国有3亿人!
我的亲朋好友几乎全是靠自己的本事技术移民来澳洲和新西兰的。
移民的年龄
我发现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年龄偏大,大多数都是50后和60后。他们这一代人大多是90年代来美的,想法跟我们年轻人不一样,一般说不到一起去。年轻的移民在美国反而比较少,尽管这里的留学生很多。当然,这是美国限制技术移民政策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在澳新两国,我身边绝大多数的技术移民都是70后,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尤其,我们80后是澳新移民的主力。大部分的80后是在澳洲和新西兰自费留学后,通过技术移民留下来的。
新移民扎根的难易程度
在美国,新移民想扎根美国是个困难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政策和手续上的障碍。比如,办社会安全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既美国的税号),和办驾照都停费周折,挺耗费时间的。而在澳新,这些都挺容易的。
在美国,新移民是贷不到房贷的。原因是,美国的银行贷款要两个重要条件:
所以,除非你有100%现款,2-3年内你在美国是无法买房的。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上面的第一点(信用史)可是逼死我了。虽然我是美国的教授,有着高于平常人不少的工资,但是当时我就是办不下信用卡,就是因为我没有信用记录。
由于没有信用记录,所以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同意给我办信用卡。但是要建立信用记录,就必须要有信用卡或其他贷款。
这就成了“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死循环。当时可急坏了我了!最后还是靠我的老系主任找他的熟人,是银行行长,这才给我办下来我在美国的第一张信用卡,解了这个死结。
在新西兰和澳洲,新移民只要拿着工作合同和护照去银行,人家当场就给你办信用卡,甚至房屋贷款。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另外,来美国的新移民,由于没有信用史,租房都极为麻烦。一般房东都要调查房客的信用记录,所以没有还信用记录的新移民就经常碰壁。
移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我来了美国后深切的感到,在美国的亚洲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要远远低于在澳新的亚洲人。举个例子:
美国对亚裔小孩考大学歧视性要求高分。哈佛等名校,对亚裔高中生要求高考(SAT or ACT) 几乎满分,而对白人要求低,对黑人要求更低。
唯一不歧视华人的是加州的各个大学,因为只有加州立法要求大学录取时不许根据孩子的种族进行分类。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等到处都是黑头发黑眼睛的学生。出了加州,其他州的大学都多少歧视华人。
但他们歧视亚裔孩子还非找个理由不可,说亚裔的孩子是书呆子,只会读书,但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不足。切,又是一层新的歧视!
这是美国人和美国媒体对亚裔的普遍印象(stereotype)。尤其是亚裔男孩儿,经常被美国的本地人和华人女孩儿认为缺少男子气概。
亚裔没领导能力?中国人玩儿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的时候,你们美国人的祖先在欧洲连黑暗时代都没进入呢。还有脸说我们没领导能力?!歧视就歧视呗,我认了!但请别找这样的理由。
另一个歧视的例子,就是上面讲的技术移民的配额。
在美国,你基本见不到刚移民的中国人在各级政府供职。而在新西兰,我的朋友不少都在政府工作,而且跟我年龄相仿的70后和80后有些当上了政府各部的经理,相当于科长甚至处长。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个IT女,刚来新西兰就直接通过了安全审核, 直接在内政部负责一些国家重要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其他的朋友有在卫生部的,有在司法部的,还有在国家警察总局的。这些对于刚来美国的华人,这只有做梦的份。
上面讲了政府的工作,我再讲讲中国人在澳新的经济实力吧。在悉尼、墨尔本、奥克兰、惠灵顿等大城市买百万级豪宅的人,华人比例很高。
大家可以随便去看每周末,悉尼和墨尔本在街头举行的房屋拍卖。围观的白人虽然不少,但能出高价拍到最后的常常是华人。
在美国,虽然现在也有不少大陆来的炒房团,但是华人移民的平均经济实力还是不如本地人好。
在悉尼的市中心转一转,你会发现,几乎50%的路人都是亚洲面孔。悉尼绝对是最国际化的城市,在这点上美国的任何城市都无法与悉尼相比。我曾经去过我小侄女在悉尼的小学,那里99%的亚洲面孔。
除了中国人多,再加上中国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澳新,没有任何组织、任何政府敢歧视中国人。再说,咱们中国移民很多就在澳新的各级政府里面工作。这点与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别。
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在美国,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女人爱找白人男人结婚,高看白人,而看不起中国男人。
估计是因为在美国,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低,所以中国人还是有些自卑,还是觉得像是局外人,所以比较愿意“攀高枝”,在潜意识里,她们更愿意通过结婚来变得更本土化,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个社会风气,不是个体现象。
但在澳新,绝大多数的中国女生都首选中国男人结婚。首先是技术移民较为容易,再加上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于本地人,而且学历和经济实力也不弱。
所以,我认识的在澳新的几乎所有中国女生都首选中国男人,毕竟大家的文化背景相同,容易互相理解。就连我自己的20来岁的几个侄女和表妹们,她们都在澳新出生澳洲长大,但她们上了大学也都是找二代华人谈对象,愿意找白人仍然是少数。
一代找一代移民,二代找二代,这就是澳新移民的主要婚姻形式。在这一点上,跟美国的移民和留学生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收入和事业发展
在收入这点上,美国小胜澳洲,大胜新西兰。美国的人均GDP (PPP)是5,7000美元,澳洲的GDP(PPP)是人均49,000 美元,而新西兰的人均GDP是39,000美元。但是GDP的分布在各国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富人非常的富,而穷人非常的穷。而澳新的贫富差距不大,大家的收入都在中间。穷人很少,但特别富的人也不太多。
美国是一个非常看个人能力的国家。如果你的个人能力特别高,那么你的事业在美国可以不封顶,你可以当上亿万富翁,或得诺贝儿奖,或当上大学校长。但是在澳新,这些机遇有限,所以你的才能可能得不到100%发挥。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或中等偏上,那么澳新的事业机遇也可能很好。虽然,你可能得不了诺贝尔奖,也当不了千万富翁, 但是你也可以干得相当不错。
如果你的能力较低,最好不要来美国,因为这里的激烈竞争会让你吃不消的。
生活方式和社交
在生活方式和社交上,澳新两国无可置疑地完胜美国。
在美国,华人的生活我感觉非常单调,就是上班,下班,送孩子上学,买东西。我特别注意到,美国的华人不太爱社交,至少不像澳新的华人那样爱社交。这实际上是美国整个国家的一个风气,既美国成年人比较独来独往,不太爱在工作之外交际。
我个人的经验,完全与社会学家的判断相符。非常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学生们,在上课前后基本不互相说话,各做各的事。美国人似乎都怕打扰对方,或者出于过度的礼貌,或者出于过于远的人与人的距离,大家不怎么说话。
在美国,你会发现美国人在表面上表现得很热情,但这种热情只能维持在表面,而且很快就消失了。所以你基本无法与他们真正交上像哥们儿一样的朋友,无法做到跟他们交心。
根据我的观察和阅读相关研究,这并不是不是我们移民和本地人之间得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而是美国本地人之间也不互相深度交往的一种文化。美国人非常孤独。
2014美国某知名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美国人在1980年有25%的人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到了2010年高达50%的美国人没有任何一个知心朋友。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美国,人的精神生活竟然极度匮乏。
我似乎还没有见过哪个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不说生活无聊的。一两个人,空守300平米的大房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所以,很多华人都受不了,最终回国了。其实,这真的不怪我们华人自己,而是美国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在澳洲和新西兰,华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
举个例子,我在美国从来没人跟我过过生日,可是一回新西兰过生日,立马有10几个、20几个朋友来一起庆祝,让我感激得不得了。
为啥美国的华人就不爱互相请客呢?我们在新西兰还有各种华人的兴趣群,比如登山群,IT群。等等。
对于,中老年人,新西兰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有专门针对华人的“夕阳红之家”活动。其中有教老年人学英语,学电脑,书法,太极等等活动。我母亲说,她在新西兰比在国内过得还热闹。
福 利
美国是个低福利国家,而澳新是高福利国家。这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美国的医疗非常昂贵,没有工作单位给你买医疗保险(价格是至少5000美金一年)的话,你自己是付不起医药费的。
比如,在美国做一个CT要2000美金,但在澳新一般是免费,因为那里政府医疗。
其他的福利,也是澳洲和新西兰好,美国差。
教 育
世界最好的大学都集中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芝加哥等等名校如云。但是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很贵的。一年4-5万美元的学费不是谁都能负得起的。相比较之下,澳新的大学水平也还行,虽然不是顶级,但非常便宜。
对于移民来说,新西兰的大学一年的学费才7000纽币左右,相当于不足5000美金。(注意:这是移民的学费,而不是国际学生的学费。)
另外,美国普通中小学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差得让我哭笑不得!美国的学生高中毕业还不会解a=b*c这么简单的方程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美国大学头一年的数学课完全就是在补中国初一和初二的知识。如果懂英语的话,拿美国的高考(SAT) 让中国的初三学生考,就跟玩儿一样。
澳新的中小学的平均水平殷实一些。英文、数学、科学都比较难,当然没有国内那么夸张啦。
总 结
美、澳、新真的各有千秋。对有本事的人来说,美国的事业发展机会要更多、更好;但是澳洲和新西兰的生活更加舒适。美国华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比较低;而澳洲和新西兰的华人势力大,大得大概没人敢欺负咱们。
这里没有正确的答案,请诸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吧!
观后有不同观点,或感觉不适,可以再读读其他文章,平衡观点。
再申:生活感受原本就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难笼统地评价好与坏,难与易,怎么看?全在自己。
在藏传佛教中,有内时轮和外时轮的说法。据说内时轮说的是人体内部有很多气脉,能量在气脉中流动,周而复始,好像一个轮子在不停地转动。外时轮呢,指的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是按照某种规律,有能量在周而复始的流转。正常情况下,外时轮会影响人体的内时轮,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外界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体的内环境。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之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内时轮去影响外时轮,也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气脉可以影响到外界的环境。
瑞士手表机芯由于制作优良,运行稳定,打磨精致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国内机芯厂由于历史和现状的原因,在机芯制造上还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阶段,虽然可以做到模仿的惟妙惟肖,但是毕竟形似而神不似,还存在诸多的缺陷。今天我们来说说国产机芯和瑞士机芯有什么区别。ETA机芯在稳定耐用、在走时精准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有人做过统计,如今市面上的瑞士腕表,85%以上采用的皆为ETA机芯。从这个数字看,ETA机芯使用的范围确实很广。在一些瑞士品牌中,如雅典、万国、宇舶、百年灵、沛纳海、萧邦、帝舵、豪雅、名士、浪琴、梅花、汉米尔顿、美度
贵妇御用的lamer,这次圣诞日历性价比超高,3k多就能入手总价值超过6k的护肤品们,粉色蓝色绿色相间的清新外壳也很美丽~今年与castelbajac paris合作的圣诞系列,童趣满满。24个方块打开可以从1号数到24号,里面放着它家今年一整年的top款~价格也超级美丽哦!英国最著名的百货商场出的圣诞日历套盒,光是彩妆部分就能值回票价。
lamer精粹水第一次使用的时候皮肤可能会感觉有点辣,这可能和肌肤缺水有关系。如果皮肤没有出现其他的过敏情况,多用几次lamer精粹水之后辣脸的情况就会改善。lamer精粹水的成分里面,其实是不含有酒精成分的,但是里面浓缩精华成分很高,如果护肤者的皮肤处于很缺水的状态,在使用了lamer精粹水的时候就会有刺痛感出现。如果皮肤有火辣辣的感觉,建议在用精粹水以前,先用爽肤水打底,皮肤就不会觉得火辣辣的了。
La Prairie和La Mer是两个著名的高端护肤品牌,它们都以高质量的配方和豪华的护肤产品而闻名。以下是La Prairie和La Mer产品之间的一些常见对比:总体而言,La Prairie和La Mer都是顶级的护肤品牌,它们都以高品质、豪华和效果显著的产品而闻名。选择其中之一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护肤需求以及预算考虑。在购买前,建议仔细研究产品特点和成分,也可尝试样品以确定适合你的肌肤类型和目标。
说到光动能腕表,关注表的人一定会想到西铁城!他家腕表最出名的就是光动能表。能拥有此枚西铁城AW0010-01AB,也是我涉猎腕表以来的一大幸事了!单纯作为计时工具,还有比光动能表(特别是光动能电波表)更好的选择吗?!不用上链,不用2、3年换一次电池,只要有光就OK,而且走时还很准! 我个人偏爱白盘,一直觉得这种设计风格很日系,既清新又温暖;再者,我的御用男模特喜欢到户外浪,他那晒成小麦色的手腕戴白盘反差大,显得醒目好看!
1.Ralf Lauren拉夫劳伦,他家的Polo衫非常出名,很多白领也是非常喜欢穿,国内出来了很多假冒防止的李鬼,比如Polo sport等。通常一件polo衫在美国售价在五六十美金左右,相比国内一千人民币的价格便宜不少。夹克休闲裤基本都在八十,一百美金左右,羽绒服会到200-300美金了,当然还有个purple lable是拉夫劳伦旗下高端品牌,价格几千美金,属于这车品牌。
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营销的一个汽车品牌。它在北美、中国、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都有销售。1908年,别克纳入由通用汽车之父——威廉·度朗特创办的通用汽车旗下。天生富有眼光与冒险精神的威廉·度朗特,对别克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宣传与营销动作,直接推动了别克成为第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别克品牌的成功,使得通用汽车在后继的开创与扩张中更具主动。
初次接触豪车,找个小时候就知道的牌子做切入点!然鹅,点开法拉利官网页面,一溜的英文缩写GTS、GTB、F8等等等,完全不懂什么意思,只能找度娘了.....GTS=Grand Touring Sport 运动型 GTR=Grand Touring Racing 竞速型 在那个汽车刚诞生不久的年代,汽车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存在很多问题,于是人们建立了检验场,用以打造性能和耐用兼备的优秀汽车,延续至今就成了我们时常在电视里看到一项汽车场地比赛项目——耐力赛/耐久赛/GT赛——一种在规定赛道上进行长时间连续行驶
其实,我们的最最最重要的装备无非就是帐篷,睡袋,防潮垫,食物和水,按道理对于男生来说40L的背包都够用了,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佛系徒步,我们往往会衍生出更多的装备需要携带,例如手机,你是不是还得准备一个充电宝,充电器,太阳能充电板呀。又或者是准备一个相机,再带一个三脚架,然后又是无人机。衣服可能为了应付不同的环境,需要携带2-3套。食物不忍心只吃便携的,希望在路上做饭,一套炉子和炊具又加上了。但是我们只能背一个背包呀,所以只能尽量的让背包的容量更大一点,再大一点。
胸前烫钻的熊是什么品牌奢侈品 3、不是。根据查询拉夫劳伦官网显示,拉夫劳伦在中国不算奢侈品,只是一款普通外国服饰品牌。这个品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不算是奢侈品,整体的定价并不算昂贵。5、达菲熊的诞生:最早,这只小熊是作为一个开业限时供应的纪念品,出现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名为“Once Upon a Toy”商店里,名字也不叫达菲,而是就叫“迪士尼小熊”,上架之后反响平平,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23a和27a的电池有什么区别 27a和23a电池区别:直径不同、容量不同。直径不同:型号:23A规格:直径Φ为10±0.2mm,高度H为28.3+0.2/-0.00mm型号:27A规格:直径Φ为7.8±0.2mm,高度H为27.3+0.7/-0.00mm 这是两种电池型号,电压都为12V,主要区别在于电池的直径和容量。虽然它们可以互相替代,但不建议混用。其中23A和27A是型号标记和电流(安培A)没有关系。
看商标。如果是3.5ml的小样。有两种罐子。一种是专柜一般赠的小样。小罐子是正装罐子的缩小版。很可爱。LA MER两字是印在瓶身的。瓶底贴有商标。会写上not for sale。第二种的瓶子比较简单一些。也是3.5ml。瓶子上不会印任何东西。但在瓶顶会贴上商标。关于贴商标的。刚才和朋友确认了一下。在瓶顶贴商标的从外观上不好察觉。因为制一个带粘胶的商标实在太容易了。我自己见得比较多的是标签上LA MER这几个字母最大。其他是小号。
雅诗兰黛原生液精华水:这瓶是我第二个空瓶了,作为干皮我很喜欢它,虽然质地和吸收度都比lamer精粹水稍微弱一些,但是它的价格也更友好些,用它的期间肌肤比较稳定,润润的也很饱满的感觉,作为精华水的方方面面这款都做的比较好,家里还有囤货,不知道选什么的时候肯定会想起它。Lamer 修护精粹水:干皮熟龄肌的我很喜欢它,宣传的通透均亮没有感之外,其他深层滋润补水,细腻皮肤这些用它感受都不错。必须强调一点,对我而言它没有网传的那么经用,虽然口不是很大,但是我真的不知道用的时候是怎样数倒出来几滴的。